| [打印] |
相信很多人还没忘记,若干年前,城市里的居民大都住在企业的宿舍或分配的住房里,无论是户型结构,还是房间尺寸,都大同小异,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满街都穿着绿军装的感觉差不多。随着货币分房时代的开启,房地产的概念闯入了城市居民的视野,一些个性化、差异化的住宅类型也涌现出来,人们像关注服装款式那样,开始思考住宅类型的个性化与舒适性。其实,住宅也是消费品,追求实用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个性化产品,是消费者的权利。
或许由于住宅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密切相关,近些年来,住宅的演进过程更为受到关注与重视。放眼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各种类型的住宅层出不穷,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叠加别墅、情景美墅、复式住宅、电梯洋房、超大面积的平层等等,满足着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与住宅物业不同,商用物业的类型似乎略显单一,街区商铺、社区商铺,几种产品屈指可数。在城市消费力尚未完全跟上商业地产发展速度的东莞来看,创新型产品的匮乏,更容易导致商用物业的空置。
其实,莞人一直都有投资商用物业的传统,只是如何更精准地定位市场,和设计产品。像过去那样,“主力店+品牌专卖店+零散商铺”的单一做法,已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在这个时候,或许着眼于一些小众群体,是不错的办法,毕竟并非每个城市居民都有投资商铺的实力,总体来看,商铺相对于住宅,本身就属于小众产品。
#p##e#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房地产市场也属于消费品市场,但又不同于一般日常的消费品,它具有投资额大、使用期长的特点,因此做市场细分也有自己的特点。
放眼东莞楼市,现在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在打豪宅概念,但是为什么有些豪宅卖得快,受欢迎;有些豪宅卖得慢,甚至被认为是“伪豪宅”,恐怕与这些楼盘的自身定位有关,仅仅停留在面积够大、装修够豪华,而没有真正做好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和细节打磨,是得不到受众认同的。
都说东莞人有钱,确实如此,不少莞人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已经进入丰饶经济时代,对小众化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但令人着急的是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还停留在过剩经济时代,营销模式尚未完成从大众化消费时代走到小众化消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