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近日,国土资源部印发《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增补本)》(下称“限超令”),对商品住宅项目的宗地出让面积首度给出明确上限,其中大城市20万平方米,中等城市14万平方米,小城市(镇)7万平方米。
东莞市国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般情况下,东莞套用大城市标准。据此推断,东莞宗地出让面积最大为20万平方米。事实上,从今年东莞土地市场来看,仅有两宗商住用地拍卖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限超令”可预防囤地调控房价
此举意在给中小开发商拿地机会,鼓励房企在拿地环节能够形成真正竞争。预防大开发商利用资金优势形成拿地垄断,进而囤积土地。
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大开发商掀起了拿地、抢地热潮,导致“地王”频现。“地王”频现的同时,屯而未建现象也突出。此时国土部印发“限超令”收紧“地根”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国土部此举意在给中小开发商拿地机会,鼓励房企在拿地环节能够形成真正竞争。“主要是预防大开发商利用资金优势形成拿地垄断,进而囤积土地。”宏远地产总经理钟振强表示。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土资源部印发“限超令”是加强土地项目的管理,调整城市的用地结构。“不会针对某一两个城市,而从商品住宅项目的限制来看,目的之一就是调控房价,避免因地块过大,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不好的影响。”
#p##e#按照国内目前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单幅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发商不会一次性全部开发,这就造成部分土地“客观上”的闲置,从而使市场上供不应求,导致房价攀升。“出让地块变小,开发周期缩短,有助于供求平衡、稳定房价。”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总监林毓群表示。
东莞中原市场研究部经理车德锐表示,“限超令”意味着超级大盘减少,个盘规模化开发模式会走向多盘滚动开发。“个盘成本控制相对难度加大,个盘价格有着另外一种上升推动力——成本提高带来房价上涨。”
难防囤地且易致小地块拍出高价
政策都会有松动余地,具体到每一个城市,操作手法也不一样。单靠给土地出让的面积设上限,并不能起到事实上的防止囤地和垄断的作用。
政策的出发点是积极的,不过的具体操作难度不小。有业内人士就向记者分析表示,地方政府可能会出于一些特殊的考虑大块出让土地,既可以快速回收土地资金,也有利于后期统一规划。
东莞碧桂园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都会有松动余地,具体到每一个城市,操作手法也不一样。“单靠给土地出让的面积设上限,并不能起到事实上的防止‘囤地’和垄断的作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去年曾被取消拍卖的用地面积达114.9万平方米的中央生活区地块仍将会整体捆绑出让。市国土局有关负责人就告诉记者,“中央生活区地块届时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必要的时候会向上级部门请示,不一定要分割开来拍卖。”
事实上,今年东莞土地市场出让的35宗商住用地中,仅有两宗商住用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其余都以10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宗地块出让。“对资金实力强大的开发商而言,在某一区域连续拿地肯定会有,但小幅地块出让规定两年内开发完,开发周期变快,会保证市场供应量”。光大地产副总经理赵洪亮认为。
不过他同时表示,小宗地块也会因此更容易拍出高价。
的确,深圳龙光地产拿下的体育路“地王”,用地面积仅53715平米,总价却高达7.0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