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理智看待楼市“外销现象”
作者: 2009-11-20 10:01:43 浏览:62
信息来源:金阳时讯-贵阳日报
[打印]

    “外地购房者如果大量涌入,会不会成为房价上涨推手?”“具有较高城区人口密度的贵阳,是否做好了迎接外来购房者的准备?”近来,记者在对贵阳市民调查采访时发现,绝大多数市民均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外地人在筑置业现象,不过,也有部分市民表达出上述疑虑。

■观点一:

    部分外来购房者有“炒房之嫌”

  市民王女士:外来购房者到贵阳来买房,动辄买几套甚至十几套,炒作痕迹十分明显。在小河一楼盘看盘时,我就亲眼看到一位来自地州市县的购房者一口气买下了5套住房。5套房子不可能都是他自己住吧?在他们的炒作下,房价怎么会不飙升?像我们这些真正想买房的人,只能望而却步。

  市民何女士:我现在居住的小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房子是空置着的。据物管讲,这些空置房的房主都是外来购房者。买了房又不住,我认为,他们买房的目的就是为了炒房。把房价炒高了不说,还害得真正想买房住的人却买不到房。房价就是被这些外来购房者不断推高的。

  自由职业者王先生:近日到一朋友家做客,吃完饭在小区的花园里聊天,听到几个毕节、安顺口音的业主也在那里休息,让我好像到了毕节或安顺。由于房地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我一直比较关注,在2005年以前,贵阳房价每年都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但涨幅都不大,从2005年以后房价的涨势加大,从这个时候开始,到贵阳购房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房价随之涨得越来越厉害,外地购房者成为贵阳房价上涨的最直接推手。如果贵阳房价的涨势过快,势必会吸引外地炒家到贵阳炒房,对目前尚可算是健康的市场而言,可能并不乐观。

#p##e#

■观点二:

    需求决定价格  “外需”让房价更具钢性

  国有企业职工丁女士:对工薪阶层来说,房价是购房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近期为了买房我看了不少楼盘,发现中心区的房价已经不是工薪阶层能够承受,我只能在近郊或郊区购房。在看房时,遇到了不少操着外地口音的看房者,从自私一点的角度出发,我并不希望有这么多的外地人来购房,购房人越多,房屋销售好,开发商自然就提价,这是每一个购房者都不希望的。对于购房者而言,大家总是希望房价越低越好。有适量的外地人来贵阳购房,说明贵阳这个城市具有吸引力,作为贵阳人,我也会觉得骄傲,但是太多外地人涌到贵阳购房必然会导致房价上涨,房价涨势过快、过猛,对市场、对购房者都不是好事。

  汽车配件销售代理商王峰:因为要“改善居住条件”,我对今年的贵阳楼市一直很关注,在报纸上我看到,现在有近六成商品房被外来购房者买走,其中省内其它地区购房者占了四成,省外购房者不到两成。就省内其它地区购房者这一块来看,他们来贵阳买房,无论是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其前提是对贵阳的房价有一定的承受力。这对卖方市场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买房的本地人未必乐观,道理很简单,作为商品,除奢侈品外,需求越少,价格上涨空间就越低,需求扩大,商品价格就越具有“刚性”,上涨空间也就越大。外来购房者需求的扩大,房价就难以下降。而省外购房者和部分高端省内购房者对房价并不敏感,无形中也扩大了高端住宅产品的需求,“无利不经商”,这也会让城市中心的住宅产品向高端、高价看齐,让本地普通购房者望“价”兴叹。

■观点三:

    迎接外来购房者 贵阳还需做好准备

    上海某标牌制作公司经理(贵阳人)费喻:我生在贵阳、长在贵阳、户籍在贵阳,在上海发展拼打了四年,才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每平方米将近16000元,可以说我是上海人眼中的“外来购房者”。因此,我对“外地购房者”有不同的感受。城市要发展,需要开放,正因为上海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我才会前去创业。同样,贵阳要发展,就需要外来人才、投资、消费的进入。因此,只要不是“炒房团”,外地购房者进入贵阳是一件好事。但是,迎接外来购房者,我认为,贵阳并没有做好准备,一是对本地市民供应充足的保障性住房,政府指导价的出租房、经济适用房、限房价住房的准备,这一点在上海也是一样。准备不足的结果是外地购房者与本地购房者(其中包括中低收入者)都找“市场”要房子,房价岂会不高。二是城市化配套“准备”不足,让人们还是趋向于在中心区买房,即使在金阳买房,也得考虑一些配套问题。三是地方政策是否也应做些“准备”,例如如何防止“炒房团”进入,如何合理引导投资性购房等等,才能保证市场在迎接外来购房者的同时,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些准备也许要假以时日,但不得不“备”。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