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楼市何时能理性回归 房价让幸福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 2009-11-25 10:43:17 浏览:57
信息来源:新文化报
[打印]

  一部作品,往往因为观看者自身的个体体验,看出不同的寓意来,比如《潜伏》,我们从中看到了办公室哲学,比如《蜗居》,纯洁的网友看到了”黄色“,而房奴们看到了艰辛。

  日前某网站发起一项“看《蜗居》,热议房子与幸福”的调查,36万名投票网友中的八成人认为幸福与房子关联密切。幸福是什么?这很难定义,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讲,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憧憬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压力,却让这一切变得现实起来,理想就是加薪升职,爱情就是有房有车,而在八成人的心目中,这压力来自于房子。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认为,由于市场运作不够规范,再加上各种利益的纠缠和驱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没能够很好地实现它本应具有的满足公众消费需要的功能,而是变成了一个为各方推手谋利与增收的投资市场。持续走高的房价,虽然表面上让地方政府业绩高照,银行利润暂时陡增,房地产商金银满钵,却难掩背后的经济风险和不断累加的公众积怨与吁求。

  很多人诟病《蜗居》中女主角的道德,她的尊严哪里去了?这是在我们谴责她的同时需要追问的问题。《齐鲁晚报》的评论指出,房地产业所挟持的,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普遍的人际关系模式、道德认知水平、职业理想追求等都已经受到高房价的深刻影响。在关于《蜗居》的一个网络论坛中,“职业二奶”郭海藻的命运是一个绝对的热点,不少人同情她,更有许多人羡慕她甚至表示要追随她。这显然可以视作道德认知的滑坡,这种滑坡有时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对于一个社会的理性、文明等而言,这又是一种何等尴尬的局面?

#p##e#

  让我们跳出电视剧回归现实,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广州楼市均价已经突破万元大关,看来“蜗居”的故事还将继续演绎下去。日前国土资源部也已经出手干涉楼市,方法是让农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参与城市土地的供应和房屋的建造。对此我举双手赞成,但对它能否成功却持怀疑态度,要知道在利益博弈复杂的情况下,大凡中央出台的挤压楼市泡沫的政策,基本宣告失灵,而这一次,阻力更是来自靠土地为生的地方政府。

  房价持续攀升,市场却供销两旺,这怪相正是源于我们无法对楼市价格走势作出理性的判断。就像《经济参考报》所言,房地产市场的症结不在于有无优惠政策,而在于政府能否摆脱卖地生存的利益模式。不彻底摆脱各地土地财政的生存模式和利益纠葛,不管优惠政策是否继续,房价都难以合理回归。

  最近除了《蜗居》,还有一个词流行起来,就是“蚁族”,这说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生存特征和蚂蚁类似:高智、弱小、群居,三个特征当中,群居是最醒目的一个,我想如果在他们中间做一个调查,恐怕会有百分之百的人认为幸福与房子关联密切。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