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恐慌型 ——
现场提价两万,买家也买单
一位在一线接触客户的操盘人分析,由于目前在售楼盘不多,每当市民看房,发现新盘几乎卖得差不多,只剩五六套时,他们就会着急,并认为既然别人都喜欢这个楼盘,那么这房子肯定不错,迅速下单。开发商利用这样的心理,会控制每次的货量,甚至在尾货销售的时候,多次提价,促进买家入市。“最离谱是有一次,一位客户在现场讲价,正准备签约的时候,被告知当场提价两万块,把那个客户气坏了,不过最后居然也下单了。因为看准了就买,就算去其他楼盘也一样是涨价涨得厉害”,该操盘人说。
疯狂型——
不看房即可签约
唐先生日前遇到了不用看房即可签约的投资客。“中介说,投资客是他的好朋友,最近一直在物色价格较低的中小户型,只要我的房子在70万元以内,随时可以和他签约,不用看房子。”
#p##e#观望型——
买和不买都闹心
“买和不买都闹心啊”,准买家小梁夫妇最近准备将自己的小两房换成三房单位,最好是带有套间,因为小宝宝即将在明年出生。正是如此,小梁夫妇几乎每个周末都跑去看楼,看了一轮下来,不是超过了资金预算,就是产品不喜欢。最最闹心的是,本来圈定了一批想购买的物业,几乎每个星期都收到了涨价的消息。“想等一等‘十一’,哪一个优惠多一点,谁知道开发商像商量好了一样,都没有什么大优惠”。小梁夫妇说,楼价让他们下不了决心,肚子里的小宝宝又让他们要赶紧下定决心,真是矛盾焦灼得要命啊。
退堂鼓型——
等到明年再说
前年毕业参加工作的小杨最近有些郁闷。2008年底,他打算在广州市区购买一套房子。白云区一套房子,78万、均价8000多元/平方米,这让他颇为动心。但当时楼市的冰冷让他打起了退堂鼓。“还是再等等吧,现在都没人买房,还不如再等两天,说不定价格又降下来了呢。”小杨选择观望,暂时搁置了购房计划。然而,市场的突然回暖,让小杨措手不及。今年6月份,再次敲定了购房计划的他在准备入市购房的时候,发现80万左右的预算基本上很难再买到类似的房子,同地段的房子已经涨到了1万元/平方米以上,小杨傻了眼,反正买也买不起,小杨打算,干脆等到明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