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2010年购房者如何应对房产新政
作者: 2010-01-16 16:39:46 浏览:76
信息来源:搜房博客
[打印]

    2009年12月相继实施的房产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改善型需求的门槛。专业人士指出,新政总体还是支持改善型需求的,不过是特指国家定义的改善需求,即首套房人均面积低于所在城市平均水平的。这个限制条件,将使不少人左右为难。

    此外,随着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以前没有严格执行的政策都将开始从紧,如二套房信贷管理以及标准认定等。同时专家分析指出,随着税费减免政策的调整或者取消,部分改善型需求还将面临交易成本变相增加的情形。

用足政策应对成本增加

  新政实施后,有些成本的增加不可避免,如契税支出的增加等。但有些成本却可以避免,不过这需要购房者采取相应的策略,即用足政策,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尽可能让自己多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满足改善型需求的条件。比如,新政规定只有购买普通房改善居住条件才能享受到优惠政策,购房者如果买143平方米的房子就不会增加成本。

 
    另外,契税调整后,苏州有些房产开发商对144以上大户型的售价也相应作出调整,弥补契税增加的带来的成本上升。比如星屿仁恒 新推的148平方米精装房,开发商就对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出部分利润,以减轻买房者的买房成本。

    其次要做到的是尽量享受到房贷优惠政策。通过上述计算不难看出,若能享受优惠利率,购房成本将下降不少。如果第一套房贷款额不是太高的话,可以先还掉,没有贷款银行是按第一套房来操作的。还有就是要用足公积金贷款政策。购房者应该做到保证账户中有足够的余额,以方便申请到最高额度的公积金贷款。此外就是不要碰受政策打压的物业,如购买时间不足5年的二手房,而尽量选择新房,或者购买时间超过5年的普通二手房,这种物业在交易过程中不会涉及到营业税,因此在交易过程中便可避免税费成本转嫁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购房时机。考虑到当前政府在对楼市进行调控,因此市场如何运行目前并不特别清楚,购房者如果暂时无法做出判断,那么还不如索性静观其变,等到市场趋稳之后再做决定。当然,在等待的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一旦看到合适的,应立即出手。

成本到底会增加多少

  那么,新政实施以后,会导致改善型需求成本增加多少呢?根据新政规定,有些成本是显性成本,如税费减免政策的调整,导致交易过程中需要支付更多的税费;还有一种是隐性成本,从表面上看似乎影响不到,但实际上卖家会将成本转嫁过来,从而产生新增成本,如营业税“2改5”,卖家转嫁税费成本,显然会增加购房成本。

 此外,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还会出现诸多普通住宅“被豪宅”的情形,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转变,因为两者在税费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

  具体来看,如果购买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需要多支出的费用是:

  ——契税比去年提高一到两个点,为3%,就以144平方米、单价为1万元为例,需多付1.44万。
    ——如果转让,满5年的住宅,需差额征收营业税,如果这套房子过去每平方米为5000元,144 ×10000 -144 ×5000 =72(万元), 72×5.5%=3.96 (万元)。

  如果不到5年,则需全额征收营业税, 144×10000×5.5%=7.92 (万元)。

  ——贷款 上 ,2009年政策放宽时,买第二套普通房与购买首套普通房一样,均能享受到利率的七折优惠。如果严格按照第二套房贷款规定执行,按现行基准利率5.94计算,每月的还款额为2978.49元,但是之前按利率七折计算,每月的还款额仅为2842.84元。假定按流传的二套房利率还要上浮10%来算,那每月还款额还将增加。这还不包括首付提高至四成带来的买房压力。

  隐性成本不可忽视。隐性成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如营业税“2改5”,将会使得不少二手房的交易成本增加,但卖家一般会将新增成本转移出去,如随着新政的实施,苏州就有不少买家将挂牌价一次性提高10%左右,以应付新增的营业税;有些卖家以“到手价”挂牌,其实也是变相转移税费成本。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