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罗杰斯:中国经济无泡沫迹象 房价或将下跌
作者: 2010-01-21 11:04:22 浏览:65
信息来源:南宁搜房网
[打印]

    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1月19日表示,上海和香港的房价受到投机性需求推高的成分较多,有可能出现下跌。但他同时指出,除此之外,中国经济“没有任何泡沫迹象”。

    无独有偶,近日还有其他多位知名人士和国际机构对中国资产价格特别是楼市的“泡沫”问题发表看法。

    罗杰斯是在新加坡接受彭博采访时发表上述观点的。他表示,中国政府旨在限制放贷的措施,将有助于遏制楼市投机以及有所升温的通胀。“中国已经意识到,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多,资产价格上涨太快,因此当局开始采取降温措施。”罗杰斯说,“这些措施旨在部分收回过剩的流动性。”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创出18个月来最大涨幅。中国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43995亿元,同比增长75.5%。而去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同比增长16.1%。

    在香港,根据伦敦不动产顾问公司KnightFrank统计,去年香港平均房价上涨33%,排在全球各经济体之首。

    “当然,上海或者香港的房地产价格会下跌。”罗杰斯说,不过,他并不认为中国有严重的泡沫问题。

    “但如果要说当前全球市场哪里有泡沫,美国国债肯定是严重高估的。”罗杰斯说。罗杰斯同时表示,即便是在去年的大幅反弹后,他迄今仍从未卖出过中国股票。他还重申,自己上一次买入中国股票是在2008年10月到11月期间。但罗杰斯也补充说,全球股市的强劲反弹,意味着“一轮调整迟早会到来”。相比之下,他认为商品会是比股市更好的投资选择。

    罗杰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与另一位国际知名投资人不谋而合。“新兴市场教父”马克·墨比乌斯本月初曾表示,中国的楼市不会崩盘。这位明星基金经理人还透露,他打算增持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股票,因为这些公司有望受益于内需增长。

    “中国政府会把握分寸,不会扼杀房地产市场。”管理着340亿美元新兴市场资产的墨比乌斯本月初告诉彭博,“中国储蓄率很高,房价的确是在高位,但我并不认为有崩盘的危险。”

    无独有偶,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位经济学家也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不以为然。亚行高级经济学家Donghyun Park昨日在东京表示,中国没有任何资产泡沫的明显迹象,包括房地产市场,因此当局没有必要加息。

#p##e#

    经济学家茅于轼:中国楼市泡沫破裂可能性较大

    1月19日,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在北京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形成,破裂的可能性比较大。

    茅于轼是在“网易经济年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建议,政府需要通过做相当大的调整来解决房地产泡沫的问题。

    政策对解除泡沫作用大

    “在我看来,房地产的泡沫已经形成了,问题在于它怎么结束。”茅于轼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房地产泡沫。他进一步指出,“这么多房地产泡沫不是两三年能消化掉的。能不能维持更长时间来消化它?这是很没有把握的事,可能性比较大的是泡沫的破裂。”

    茅于轼解释了他对“泡沫”的定义——主要根据是空房率非常高,空房包括盖好没有卖掉的,尤其是已经卖掉而没有人住的房子。他说,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能够在两三年内消化掉泡沫,那是一种理想的、软着陆的状态,但看起来可能性不太大。

    茅于轼认为,造成当前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深层次原因,是目前中国大量民间资本和民间储蓄不能变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现把买房子变成一种储蓄,而不是自己去住。”他认为,当前民间投资机会有限,获利水平比较低,银行利息也很低,于是大家就把存款变成了房子,这是整个经济结构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在昨天的会上也认可“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但对其走势则较为乐观。他认为,因为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基本都是“政策市”,“政府制造泡沫和消除泡沫的本事都非常大。”

    秦晖笑言:“如果政府不是太糊涂的话,这个问题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现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一些泡沫,其实政策因素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以后要解决房地产泡沫问题,政策起作用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