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随着中国经济回升态势逐渐稳固,中央近期对房地产市场也展开了密集调控,中国政府一个月内第5次出手调控房地产市场。1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首次提出省级政府“问责制”,再次强调二套房贷首付必须超过40%等,其重点落在支持刚性购房者,打击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如何进行调控促进房地产的持续健康发展?1月17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记者】:现在房地产异常火热,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您怎么看现在房地产的市场状况?
【冯飞】:房地产总体上还是比较健康的,只是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需要高度警惕,现在房地产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头,可能会出现一些泡沫,价格偏离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像这样的问题,影响到房地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可能要有相当长的调整阶段,才能使得这样的状况得到解决。
【冯飞】:从国际上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房地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很强,但是很多国家都没有走出房地产泡沫,怎么更好处理这个问题。中国的情况特殊一些,关键还是处理好四者的关系,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这四者的关系。中国有很多体制性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说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制度,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指望着在很短的时间内,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实权,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怎么能够有效的调控房地产,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冯飞】:房地产这个行业,它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特点,既是经济属性比较特殊,同时也是民生性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市场有很大关系,它并不是完全政府推出,也不完全靠市场调控,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政府也逐渐的去提高介入房地产调控的力度,改进它的手段,把房地产的产业发展和住房制度综合起来考虑,就是说政府在住房制度上,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在几年前提出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因为要保障性住房,满足老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这样的话也有调控房地产的手段,不光是土地政策,其他的一些行情政策,要靠政府直接的介入,能够调控市场。
【冯飞】:第三个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政策上的不明智,比如我们现在的保有环节成本太低了,造成很多投机性、投资性住房需求增长过快。使得房地产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到少数投资者,甚至是投机者手中,而且是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所以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些政策上的创新,比如物业手段,物业税的问题,增加增大保有环节的成本。使得这些投机者、投资者,在他投机的过程中,是付出成本的。这样也能够解决地方政府的税收问题,不是一次性卖地来解决地方的财政不足,而是通过长期的一个使用环节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使用环节上的税收政策解决问题。房地产从整个大的方面,处再一个调整的过程当中,我想这个调整的过程是政策调整的力度,应该是逐步增大的,如果说我们的房地产泡沫这一关过不去,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泡沫的破灭,对整个经济,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最终受损的是老百姓。
政策调控必须与价格相结合
【记者】:那您也是认同当前房地产市场是存在泡沫的?
【冯飞】:存在泡沫,我看到一些研究报告,我们现在拿到投机性住房和投资性住房,在整个房地产消费当中,我们也承认房地产存在自住性和投资性,确实是有两重性,但是希望投资性的比例不要太高,杜绝一些投机性。
【冯飞】:投机性是要杜绝的,怎么衡量它的泡沫呢?可能有几个指标。一个我们看真实需求,这个市场哪个信号能反映它的真实需求,我想租房市场是最能反映真实需求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有投机性,租房是反映真实性的。现在看,像北京、上海、深圳,深圳去年的增长很快,房价增长很快,90%的增长,像这些城市,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和租房市场价格的偏离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第二个指标就是房价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房价越来越偏离收入,现在,有可能使房地产市场成为小众市场,如果这样一个产业是小众市场消费来支撑,尽管中国可能是小众的比例不太高,但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大,市场也足够大,但是撑几年能撑下去,但是长期撑是支撑不下去的,这个行业如果建立在小众消费的基础上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现在有一些城市,主要是一线城市,明显的购买能力就是小部分人。
【记者】:像现在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打压房地产市场,像二套房贷首付不低于50%,这些主要都是针对投机性的,那您觉得之后还会出现哪些相关政策出台?
【冯飞】:我不做政策上的推测,我也没有那种权力提前透一些什么政策。不过要是下决心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话,光有目前的政策是不够的。
改革现行土地拍卖制度
【记者】:您觉得目前这个政策,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能达到目前政府调控房价的预期目的吗?
【冯飞】:我刚才讲的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在卖地的过程当中,最关键的是政策要和价格调控结合起来,如果政策没有和价格调控,几乎所有的政策是无效的,实际我们看到很多中央政府提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现在回过头反思,效果并不理想,起关键问题是在于政策没有影响价格,有没有影响到供求关系,所以在这个方面来看,出台新的政策,必须要影响他们的价格才行。
【冯飞】:那么影响到价格又是几个方面因素,比如土地的出让制度,尽管有些部门在说土地价格对房地产的价格影响程度不高,但是我并不认同这个结论,像一线城市,地价推高房价是非常明显的,产生一系列的地王出来。所以在土地拍卖政策上,我觉得是需要大量的改进,比如我们是不是单一的谁出价高,就供给谁土地,因为这个制度,现行的制度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是推高地价,进而推高了房价土地拍卖政策,国际上也有很多拍卖制度,不是以谁出价最高决定最终谁最高,我想土地拍卖的时候,要把房地产的价格调控整合进去,比如说我就以一个最后的售价达到多少,在这个土地拍卖当中,我作为一个条件提出来,你条件能够满足的前提下,你土地价格高可以,我再把一些可持续的目标,在土地拍卖过程当中也整合进去,比如低碳建筑的要求,建筑节能的新要求,就是在土地入市这一关,在前置性把它解决,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的设想。
【记者】:就是说打破一些传统的做法,对现行的招牌挂制度,价高者得这样的土地制度做进一步的细化?
【冯飞】:对,传统的一些思路,靠增加土地供应,进而增加房地产的供给,想把价格压下来,但是现在可以看出,一轮一轮的土地供应越多,越使土地市场泡沫越来越大,地王越做越高,这个反而是推高土地的供应价格。
【记者】:而且就像您刚才说的,很多房价是地价推动,地价后面的推手就是地方政府。
【冯飞】:我觉得在土地拍卖这样的问题上,中央政府需要再增加调控手段,地方政府为主拍卖是我们现行制度,中央几乎没有什么太多干预,除了用地指标有一些干预之外,没有什么太多干预。但是我认为需要有一个制订规则,土地拍卖的规则,具体的操作要地方政府操作。
泡沫逐步释放 市场再现观望
【记者】:所以说现在政策重点也是在调控开发商囤地的问题。
【冯飞】:因为刚刚处在调控期,我们现在政策还有一些不确定性,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在观望,消费者在观望,开发商也推迟了新楼盘推向市场的进度,也在观望,观望的是中央政府的态度,有些开发商是深刻的理解到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冯飞】:泡沫不会破,基本的判断依据是中国的人多,地少,资源少,总能撑上去。但是你看日本的人均土地拥有量比中国要少,香港更少,但是我们看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没破灭,极具下跌,所以用这样的前提来判断中国的泡沫不会破灭,这个泡沫的神话不会持续下去。现在到了政策必须下决心,逐渐的把泡沫慢慢的释放掉,不是让它破。
【记者】:它自然破的话,这个代价太大。
【冯飞】:现在中国的投资渠道少了一点,现在看房地产的政策,再加上国资的管理问题,政府不分红,企业营利全部是归到国有企业当中,但尽管实施了国有资产的预算管理制度,也就百分之几的分红,百分之三到五,所以国有企业很有钱,跑到实体经济当中有风险,特别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其他方面都有风险,就是房地产的价格一直在上。
【记者】:今年的地王大部分全是国企,还有一些以前从来没有涉足过房地产的企业。
【冯飞】:太有钱了,太有钱反而使中国职工的工资收入占GDP的比例,在国民收入当中的比例持续下降,企业的储蓄增长的非常快。当然我们现在希望能够提高居民收入在一次分配当中的比例。政府通过税收的调整,改变二次分配的格局。
【冯飞】:国资委也下了一个通知,严格控制这些企业,但是他们已经进入了,已经推高了,都是事后的。
【冯飞】:它的预期就是房地产价格还得涨,拿了地价之后它要看两年之后,一天多之后的房价,它有预测,它预测再涨的百分之几十,它还是有钱可赚的,现在面粉和面包价格的倒挂,是指的当前价格的倒挂,但是它预计明年之后,房屋我盖成之后,房价就不是现在的房价了,还是建立在持续上涨的假设的基础上。
【记者】:大家对房价的预期是看涨的,特别是一线城市。
【冯飞】:判断只涨不跌的就是中国的土地稀有,人口多,土地稀有。日本和香港稀有程度比我们低,也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