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搭乘穿越时空的老电梯(组图)
作者: 2009-08-01 10:30:38 浏览:390
信息来源:南方网
[打印]

  在这个小小电梯间,曾经接载过阮玲玉和她的朋友们,现在接载着拿滑轮塑料行李箱边打电话边走路的住客。

酒店大堂不大,但从大门通向前台的长廊甚有气派。

  Art Deco 装饰艺术

  Art Deco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Nouveau(新艺术)运动。ArtDeco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其共同的特色是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这个酒店门口的遮雨棚做得不错,很有装饰艺术风格的特点:耐看。”我这个建筑师朋友那天说是来看我,其实是来看看重新装修过的老扬子饭店,他们公司也承接了一些上海老建筑的改造工程,那几天正在琢磨如何翻修外滩一幢老建筑的公共空间。现在只要到上海有点历史的街巷里走走,就能看到被赋予了各种新用途的老建筑:被改造成spa馆的老房子、变成品牌旗舰店的联体别墅、用老房子改造成咖啡馆、西餐厅的更是不计其数……

#p##e#

  上海旧建筑改造中被念叨得最多的,就是那些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的建筑。著名的外滩老建筑群中就有不少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和平饭店算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装饰艺术风格在上世纪30年代风行欧美,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以及华尔街很多建筑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国内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大多集中在上海。在上世纪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几乎成为上海建筑的主流风格,而位于当时三马路云南路口的扬子饭店也是一幢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

  1934年上海的三马路云南路口,现在应该叫汉口路云南路口;而老的“扬子饭店”也改成“上海朗廷扬子精品酒店”。扬子饭店被英国的朗廷酒店集团相中,将之改建成现在的9层高的精品酒店。

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小沙漏,为住客泡茶计时。

#p##e#

  这幢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建筑,只有9层高,隐身在周围的摩天大楼中。要说老故事,这里多的是,老上海的明星阮玲玉、胡蝶和周旋都喜欢到扬子酒店跳舞,在阮玲玉自杀前一晚,还有人看到她在扬子酒店里出现。阮玲玉和胡蝶的故事仍然被念旧的上海人传说着,而她们曾经经常出没的扬子酒店除了仍然保留原来的酒店外墙,酒店里的格局几乎完全改变了。扬子酒店原有200多间客房,现在变成96间,酒店也在8楼多盖了一层楼做了两个大型的宴会厅。但有一处地方,被保留了——原扬子酒店的电梯槽,里面的三台电梯都是新装进去的,但电梯槽却是原来扬子酒店的电梯槽。酒店一楼的电梯间有点隐秘,在大堂长廊的边上有个小门,拐进去就是电梯间,电梯门一开,你走进去,接着是你的行李箱,然后还有一个服务生,刚刚好,如果再多一个拿着大行李箱的住客,估计就放不下了。这个小小电梯间,曾经接载过阮玲玉和她的朋友们,现在接载着拿滑轮塑料行李箱边打电话边走路的住客。

中餐厅唐阁以传统粤菜为主,虾饺很正宗。

#p##e#

  无论这家酒店有什么历史,是老房子还是新房子,大堂的玻璃是彩色的还是灰色,对住客来讲,最重要还是要住得舒服。睡觉能睡好,吃饭能吃好,要出门的时候门童能帮忙打辆车。说到打车,这是扬子酒店所处的这个区域最麻烦的一件事儿,酒店所处的汉口路,周围有不少几十层的写字楼,走两步就是南京路步行街,走过西藏中路就是上海市政府、大剧院。在这样一个地方,大家可以想象得到每逢上下班高峰期,这里会堵成什么样子,有多少人从写字楼涌出来打车。那天晚上六点十五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门童帮我拦一辆出租车去徐家汇吃饭。刚跟门童说完,朋友的电话就来了,“你还没出门,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打到车。”“试试看,不行就算了。”我没敢抱什么希望,在大堂边等边用手机上网聊天。15分钟后,另一个门童走过来,“小姐,车打到了。”

  门外,那个门童开着车门,正等着我钻进车去,这辆车子前前后后都是从写字楼里钻出来的私家车或者坐上乘客的出租车,当然,旁边还有在酷热的马路边打了二三十分钟都没打到车的人,他们看着我从容地钻进那辆出租车,就在那一刻,酒店让我体验到了他们所承诺的“尊贵体验”。在那个时间,以这样一种方式坐进一辆出租车,比坐上一辆奔驰更容易让人沾沾自喜。

  事后我向酒店打听了这个超级门童的底细,他们说他是酒店在朗廷进驻之前,老扬子饭店在衡山集团的领导下的三星级饭店的老员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一点都没错。

酒店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就是传统的装饰艺术风格。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