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GPS-Ⅱ电梯是三菱GPS系列电梯的第二代产品,是一种适合高级宾馆及办公楼的乘客电梯。它采用先进的技术,根据最新的标准构造,功能齐全,使乘客不仅能体验到舒适、方便和安全,还会产生一种自信和尊贵的感觉。
GPS-Ⅱ电梯按钮的串行通讯部分仍然采用数据总线形式,除电源外,只需DI、DO两根总线;轿厢拖动以及门机的驱动也仍然采用VVVF调速;微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
与GPS-Ⅰ电梯相比,GPS-Ⅱ电梯的集成度有了一定提高:
如将GPS-Ⅰ电梯的P1、W1两块电子板集成为一块多微机电脑控制板(P1板),使整个控制柜结构更加紧凑;系统控制软件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使整个系统的管理更加合理。
而在群控制方面,GPS-Ⅱ电梯与GPS-Ⅰ电梯没有太大区别。
表1为GPS-Ⅱ电梯与GPS-Ⅰ电梯结构及性能比较。
| 电梯型号 | GPS-Ⅰ电梯 | GPS-Ⅱ电梯 | |
| 比较内容 | 串行传输 数据总线结构 | DI、DO两根信号线 数据总线结构 | DI、DO两根信号线 | 
| 门机控制系统 | 采用变压变频控制 | 采用变压变频控制 | |
| 电力拖动 变压变频调速方式 | 采用IGBT驱动模块 1000kg、0.75m/s或900kg、1.00m/s的电梯选用了智能功率模块IPM,该智能功率组件包含IGBT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如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欠压保护等) | GPS-Ⅱ电梯采用了 | |
| 电脑板结构 | 除P1、Z1、E1外,还有输入输出板W1板 | 将P1、W1板合成为一块主电脑:P1板。该板上有三菱专为GPS-Ⅱ系列电梯开发的电子器件,该器件负责管理CPU与驱动CPU之间的信息传送、数字脉宽调制电路、外围信号的输入输出等,集成度非常高,有304只管脚 | |
| 群控制系统 | 采用群控网络与各单梯通讯 | 与GPS-Ⅰ电梯相同 | |
GPS-Ⅱ电梯与GPS-Ⅰ电梯结构及性能比较     表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GPS-Ⅰ、GPS-Ⅱ电梯以外,还有一种叫GPS-CR的电梯。实际上GPS-CR电梯是在GPS-Ⅱ电梯的基础上研制出的面向中国住宅楼宇的高性能电梯,运行舒适可靠,以其性能优势提升楼盘的附加值,并大大降低使用成本。GPS-CR电梯对GPS-Ⅱ电梯的功能进行了优化组合,省去的仅仅是星级宾馆的特殊功能。与GPS-Ⅱ电梯相比,GPS-CR电梯:取消了控制柜中的Z1电子板,消防功能通过P1主电脑板实现;整体结构有所简化;价格便宜。
GPS-CR电梯与GPS-Ⅱ电梯的主要控制思想是完全相同的。
由于GPS-Ⅱ电梯与GPS-Ⅰ电梯的主要控制思想基本相同,因此,下面仅就GPS-Ⅱ电梯的控制柜的结构、部分电子板及电梯的有关调试进行简单介绍。
1、控制柜结构
GPS-Ⅱ电梯控制柜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2#装置面板正面安装P1电脑板,反面安装E1及Z1电子板(GPS-CR电梯无Z1电子板),内部安装逆变器组件,包括充放电组件、驱动模块组件、电容器组件、吸收回路组件等。3#装置面板正面安装电源组件,内部安装电源变压器、滤波器以及5#接触器和LB接触器等。4#位置用来安装电缆上升线槽。5#位置用来安装电源变压器和照明变压器等。
#p##e#2、 主电脑板结构图
GPS-Ⅱ电梯将GPS-Ⅰ电梯的P1主电脑板和W1输入输出板合为一块主电脑板-KCD60X(P1),使其集成度有了一定提高。
GPS-Ⅱ电梯主电脑板KCD-60X的布局结构图如图2所示。图中贴片式IC X45KK-09是三菱电梯公司研制的专用IC,主要用来负责管理软件及驱动软件的数据交换、外围信号的输入输出及对管理、驱动软件实施监控,共有304个管脚,集成度非常高。
3、 电脑板上各发光二极管及数码显示的说明
电脑板上各发光二极管说明如表2所示。
    电梯故障代码可从主电脑板KCD-60X板上查出,此时MON开关应设置在“
| 电子线路板名称 | 发光管名称 | 功能 | 额定状态 | 
| KCR-60XA | DCV | 主电路电容充电指示 | 主电路电解电容充电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KCD-60X | 29# |  | 当安全回路正常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89# |  | 自动或手动运行中,安全回路正常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DZ |  | 当电梯轿厢在门区内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41DG | 门锁状态指示 | 当层门、内门全部接通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60# |  | 当电梯处于自动方式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PP | 错断相指示 | 当ACR保险丝次级侧正常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UP | 运行方向指示 | 电梯向上运行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DN | 运行方向指示 | 电梯向下运行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21# | 门动作指令 | 有开门指令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22# | 门动作指令 | 有关门指令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DWDT |  | DR-CPU工作正常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CWDT |  | CC-CPU工作正常时,发光二极管点亮 | |
| MNT |  | R/M/WEN开关在中间位置时,发光二极管亮 | 
发光二极管说明   表—2
| 七段数码显示 | 故障内容 | 
| E0 | 无故障 | 
| E1 | 异常低速(SWTGBL) | 
| E2 | 异常高速(SWTGBH) | 
| E3 | 异常情况的反向运行(SWTGER) | 
| E4 | 失速(SWTAST) | 
| E5 | 过电流检测或IPM故障检测(SSOCOK) | 
| E6 | 过电压(SSOVLT) | 
| E7 | 欠电压(SSLVLT) | 
| E8 | LB接触器故障(SYCFLB) | 
| E9 | 5#接触器故障(SYCF5) | 
| EA | 抱闸线圈故障(SYCFBK) | 
| EB | 向轿厢串行传输故障 | 
| EC | 向层门串行传输故障 | 
| ED | 系统故障(STSYER) | 
| EE | 在CC-CPU与DR-CPU之间传输故障 | 
| EF | 不能再启动 | 
故障代码显示表 表-3
#p##e#4、 电梯调试
电梯调试内容很多,下面仅就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说明。
1. 称量数据的写入
当电梯钢丝绳张力变化、称量装置更换以及因装修而引起电梯自身重量改变时,都应进行称量数据的重新写入。具体步骤应按图3所示的流程进行。
图3为电梯空载称重数据写入流程,电梯半载称重数据写入流程与此基本相同,只是将LD0/LD1开关向LD1方向按下。
除对电梯进行称量数据写入以外,还需对电梯进行称量装置的精调,方法如下:
    ●电梯空载,当制动器释放时,电梯轿厢呈上行趋势,则将旋转开关WGHG朝“F”方向调节;
●电梯空载,当制动器释放时,电梯轿厢呈下行趋势,则将旋转开关WGHG朝“0”方向调节;
●在正常运行中,不要将WGH0、WGHG开关调到“0”位。
   2. 楼层数据的写入
    当电梯乱层、平层不准或电梯重新进行称量数据写入后,都需要进行楼层数据写入。楼层数据写入方法应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进行。
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有些大厦或住宅的某些楼层为假想层(不停留层),电梯在这些楼层不作停靠。安装电梯时,这些楼层的隔磁板为短隔磁板,电梯经过假想层时,P1主电脑板上面的DZ指示灯不会闪亮。
3.乘座舒适性的调整
① 机械调整
当电梯有启动冲击时:应确认制动器是否完全打开,制动瓦有无歪斜,制动瓦与轮鼓间是否存在摩擦。另外,对导靴的安装位置及磨损程度也应进行检查。
当电梯在运行中有震动时:应对钢丝绳拉伸状况、导轨接头状况进行检查,同时对制动器与轮鼓也应进行检查。
② 电气系统调整
旋转开关SHIFT和DNSH可以用来改善电梯乘座的舒适感,具体调整方法如表3所示。
1. 平层不2. 良的调整
1 机械系统调整
对井道平层板及轿顶平层感应器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按基准值进行了安装,如有必要,可对其进行调整。
2 电气系统调整
如果对机械系统进行了检查调整后,仍然平层不良时,则需进行电气调整,调整方法如表3所示。
| 旋转开关、参数名称 | 运行情况 | 调整方法 | 
| SHIFT | 停层时,电梯过平层 | 朝“F”方向调整 | 
| 停层时,电梯欠平层 | 朝“0”方向调整 | |
| LTB | 停止时,制动时间过早 | 朝“F”方向调整 | 
| 停止时,制动时间太迟 | 朝“0”方向调整 | |
| STPP | 上下行都在平层前停梯 | 朝“F”方向调整 | 
| 上下行都在平层后停梯 | 朝“0”方向调整 | |
| DLB | 制动器动作时间过早 | 朝“F”方向调整 | 
| 制动器动作时间过迟 | 朝“0”方向调整 | |
| DNSH | 电梯向下运行时,停在层站上方 | 朝“0”方向调整 | 
| 电梯向下运行时,停在层站下方 | 朝“F”方向调整 | 
电梯平层精度及舒适感调整  表3
  
DGN、MGN 此参数对乘座电梯整体舒适感都有影响(从启动、加速、减速到停止)。该参数在出厂时已经设定好,一般不作调整。
#p##e#3. 开关门速度的调整
GPS-Ⅱ、GPS-CR电梯采用全电脑交流变压变频(VVVF)控制技术对门机进行调速,速度图形曲线是通过对短路插头SP01、SP02、SP03的设定来实现的。通过对短路插头的设定,不仅能对速度图形进行调整,而且还能对机种(门型号)、进出口宽度(JJ尺寸)、灵敏度进行设定和调整。短路插头SP01、SP02、SP03安装在轿顶ST装置内的电子板上。
    开关门速度调整与短路插头SP01、SP02、SP03间的关系见图5。短路插头的功能见表4。
                  图5 开关门速度图形与短路插头的关系
                   
| 插头名称 | 功能 | 
| SP01-0、1 | 控制状态选择 | 
| SP01-2、3 | 灵敏度调整  | 
| SP01-4、5 JJ | (进出口宽度)选择 | 
| SP01-6、7 | 机种选择 | 
| SP02-0、1 | 关门低速位置变更 | 
| SP02-2、3 | 关门最终速度变更 | 
| SP02-4、5 | 关门加减速度变更 | 
| SP02-6、7 |  | 
| SP03-0、1 | 开门最终速度变更 | 
| SP03-2、3 | 开门加减速度变更 | 
| SP03-4、5 |  | 
| SP03-6、7 | 开门配合速度变更 | 
短路插头功能表 表-4
附表 
GPS-Ⅱ电梯功能表
说明: S—基本功能    A—选择功能
| 代号 | 名称 | 操作方式 | 
| AAN-B | 语音装置 | S    S | 
| BKCU | -- | S | 
| CCC | 轿厢召唤自动消除 | S    S | 
| CFO-A | 轿厢内电扇自动关闭 | S    S | 
| CLO-A | 轿厢内照明自动关闭 | S    S | 
| DLD | 门负载传感器 | S    S | 
| DOT | 开门时间自动调整 | S    S | 
| FCC-A | 错误召唤自动消除  | S    S | 
| FCC-P | 错误召唤消除-轿厢按钮式 | S    S  | 
| HAND | 手动运行 | S    S  | 
|  | 独立运行 | S    S | 
| NA | 无司机运行 | S    S  | 
| NHL | 就近层停靠 | S    S | 
| OHS | 分散待机服务 | --    S | 
| OLH | 超载报警 | S    S | 
| PTC | 交通高峰服务 | --    S | 
| SDE | 安全触板 | S    S | 
| SFL | 安全停靠 | S    S | 
|  | 自动脱离群控 | --    S | 
| ABP | 自动直达 | A    A  | 
| AECC | 轿厢到站钟(轿厢用) | A    A | 
| AECH | 轿厢到站钟(厅外用) | A    A | 
| AS | 有司机服务 | A    A | 
| BKO-TB | 开门延长按钮  | A    A | 
| ECL | 轿厢应急照明 | A    A | 
| EER | 地震应急返回 | A    A | 
| FE | 消防应急操作 | A    A | 
| FER | 消防应急返回 | A    A | 
| FFS | 强迫厅层 | A    A | 
| HDS | 乘客传感门 | A    A | 
| HOS | 层站运行开关 | A    A | 
| ITP | 对讲电话 | A    A | 
| MELD | 三菱应急停靠装置 | A    A | 
| MFP | 基站停靠 | A    A | 
| NS | 特定非服务层 | A    A | 
| OEPS | 紧急电源供电运行 | A    A | 
| SCS-B | 密码召唤服务 | A    A | 
| SR | 门光电保护 | A    A | 
| USDS | 超声传感门 | A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