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注意楼市"住商倒挂"现象
作者: 2009-08-04 08:45:52 浏览:42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

  房地产可说是上半年复苏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然而,在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背景下,房地产业这种超常规反弹的背后,有两大值得警惕的现象:一方面,房地产业对实体经济的资金“吸附”作用十分明显,甚至左右投资消费基本面;另一方面,房地产业中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工业、商业地产的相对“冷寂”凸显楼市虚火旺盛、基础不牢。

  笔者在市场调研中了解到,与以往不同,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客中有不少是做实业的企业家,尤其是江、浙、沪等地出口受阻、业绩不景气背景下,不少企业主选择把钱投入房市,甚至温州等地的一些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家干脆来沪通过“炒房”筹钱。

  在股市,不少一、二产业的上市公司纷纷转向房地产业,或者通过购买、注入土地资产而进入地产行业,转变成土地一级开发商;或者通过收购房地产企业,将房地产变成公司主业;或者以前房地产为副业,现在正在逐步扩大房地产份额。这类实业股票已被业内称为“隐性地产股”。

  在千军万马杀入房地产业的同时,楼市火爆的城市却存在“住商倒挂”的现象,商铺和工业地产不但销量萎靡,楼价也远低于住宅项目。这说明房地产业自身也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

  上述情况在加大房地产泡沫的同时,正在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产生“分流”作用,并反过来造成后者对房地产形成更大依赖。一旦泡沫破灭,实体经济必将受到重创。对于健康的楼市而言,实体经济发展之后的回暖才是真正的回暖。

  因此,不排除房地产业有“脱轨”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可能性,要警惕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被房地产业“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对监管层而言,下一步要对资金的流向保持密切监管、监控,确保资金能最大限度流入实体经济,高度警惕房地产业对投资的“过度拉动”作用,对实体经济资金进入楼市的情况要加强监控,并在相关限制性政策上留出操作空间。同时,要引导地方政府摆脱对“住宅地产”的过度依赖。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