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温州“太太”炒房客又再次出动,受惠于划入浦东新区的消息,从5月份开始,原上海市南汇区楼盘,尤其是商铺价格普遍上涨。
“我们现在几乎无房可卖。”上海上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航头店负责人对目前的“旺盛”局面只能干着急。
据中房指数统计,最靠近浦东新区的南汇区周康航板块已售房源中,30%的购买人群为外来购买力量,其中浙江温州投资客居多。
“可以肯定的是,温州人在上海买房数量比前两月有显著增加。”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尹伯成告诉本报记者。
“我家工厂现在还在开工,但不会增加投资,回笼的资金以及余钱都在我手里,由我负责买商铺什么的。”8月2日,温州一家名为凯华(音)制鞋厂老板的太太徐女士透露了其购房的资金来源。
在徐女士的眼里,买楼或许为资金找到了最安全避风港,其亦告诉本报记者,若没有遇到金融危机,“这些资金本会用于扩大生产”。
“工厂不做了,去炒房”
记者获得的内部资料显示,5月份,温州民间资本在上海周浦万达广场项目购买房源32套,均价为30000元/平方米左右。
庞大的资金到底来自何处?
按照一般理解,温州炒房团资金来源无非是众人集资、银行拆借、自家存款等。
不过,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一位部门负责人就明确告诉本报记者:“不欢迎温州炒房团,因此在融资上并不会倾斜他们。”
温州市中小企业家协会会长周德文提供给本报的一份材料显示,当前,“炒房资金、民间借贷、实业投资”共同组成的温州资本正鏖战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
徐女士解释,“我不太清楚其它购房团如何,我自己家是有企业的,老公在家,我负责来买房”。
据徐女士介绍,早在2008年3月份,其丈夫的工厂就感觉到不对,“当时我在上海,老公和我说,订单突然间没以前多了。”
“但工人还要养着,我就赶紧卖了几套商铺,那个时候上海楼盘价格挺高,支持家里工厂,但到了10月份左右,我老公就有要放弃的意思。”徐女士说话时并没有太多惋惜之意。
“之后我就把钱投入到了楼市,而且与我类似经历的人挺多。”
周德文也见证了这一趋势,其告诉本报记者,“一部分企业抽出资金投入楼市股市”,周所在的协会拥有众多温州民营企业。
“我是拿到销售回款,就把资金全都投入房产投资了,家里那边就不再继续大投资了。”徐女士解释了资金来源。
不过,并非所有企业都是被迫关门,“有很多工厂并非一定要停工,是这些企业主动停工的,而这些钱基本都用去买房、炒股票或者做其它投资了”。徐女士说,“这个利润要比鞋厂高很多,当然风险也大很多。”
徐女士的话或许代表了诸多中小企业的心声。
事实上,不仅仅企业靠自有资金,甚至有部分企业从银行融资来投资房产,一位金融界人士提醒本报记者,“温州企业很多,这些企业融资好再去投资房地产,利息要比民间低,这也是一种融资渠道。”
“所以我们采取短炒的做法,扣除利息后,这样降低风险,而且这个利润还是比鞋厂要高啊。”徐女士对自己的做法显得颇为得意。
“制造业不能以股市上扬或房地产市场回暖来判断,我认为这一轮危机还是深不见底,至少还需三年,也就是到2012年才能全面复苏。”周德文的话或许能初步解释企业甚至愿意借款炒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