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8月12日,泰山区质监局开展“电梯维护保养专项检查”活动,主要检查电梯维保单位的资质以及维保的操作规范问题。检查中发现,电梯的维保单位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资质的维保单位违规揽业务,有资质的正规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低维保费用的背后又有很多猫腻。此外,大部分维保企业不在本地设置办公地点,长期的“游击战”又有潜在的隐患。据此,质监局正牵头组织驻泰的电梯维保单位组成电梯维保自律协会,规范行业内部的竞争行为并提高行业成员的加入标准。

执法人员检查电梯安全检验牌。
野摊子:借别人资质去揽业务
8月12日,泰山区质监局对辖区内的电梯使用单位进行突击抽查。据介绍,为保证电梯使用安全,质监部门对电梯使用单位以及电梯委托维保单位进行双重监督。但从目前来看,电梯使用企业较为规范,但电梯维保单位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安全隐患出现在电梯维保环节。
青岛富安特电梯公司泰安办事处负责人吴学国说,2007年初他们在泰安设置电梯维保办事处,当时全市只有10多家电梯维保企业,竞争不是很激烈但很混乱,很多没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和个人违规承揽业务,有的电梯使用单位根本不注意电梯维保,随便找几个工人检修一下。经过两年的发展,市场行情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有利可图逐渐进驻泰安电梯维保市场。在业务总量扩大的同时,市场环境也悄然发生变化。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市场的监管,而竞争也更加激烈。
“刚刚进驻泰安市场时,有些人什么东西也没有,借了别人的资质证明就敢去客户那里承揽业务,很多客户被忽悠,最后这些人赚了钱就一走了之,根本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不仅败坏了行业的声誉,而且因为他们的要价较低,让很多正规企业无活可干,生存不下去!”吴学国说,2008年以后,质监部门加大了对电梯使用单位的检查力度,对电梯使用单位不雇用有资质的专业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维保的行为,不予维保检验承认,还进行处罚,这样才逐渐肃清了这些专打“游击战”的野公司和人员。
#p##e#维保公司:无正规办公地隐患多
在最近质监局进行的一次摸底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现在在泰安市承揽电梯维保业务的公司有很多连正规的办公场所都没有,都是在外地获得的资质。
泰山区质监局稽查局谢宝才局长介绍,按照规定,不管在何处获得资质,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揽业务,所以很多企业在泰安没有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工具,依然可以合法的承揽维保业务。但是,这与现实又出现脱节。因为,按照现行的规定,电梯出现故障后,维保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在半小时之内到达现场排除故障。而现实是很多公司只是定期到客户单位开展维保业务。在泰安呆一天就又转战别的城市,万一电梯出现故障,把人困在里面或出现高空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维保人员根本不可能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增加了人员伤亡的几率,但质监部门作为执法部门又无法要求电梯维保单位确定必要的办公场所。有资质却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电梯维保单位少了房屋出租、水电、住宿、车辆等费用,确实能够降低费用,但却不能提供必要的应急服务,无法做到15天检查一次,电梯管理存在漏洞。
“针对这一情况,为了维护市场秩序,质监局正牵头组织驻泰的电梯维保单位组成电梯维保自律协会,规范行业内部的竞争行为并提高行业成员的加入标准。”谢宝才说,其中拥有正规的固定办公地点以及必要的工具将会是加入协会的条件之一,这个门槛要比电梯维保单位取得资质高一些。
正规军:维保低报价背后藏猫腻
泰山区质监局稽查分局局长谢宝才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没有资质的公司和人员逐渐被淘汰出市场,现在泰安市场上的电梯维保企业都在质监局进行了备案,属于有资质企业。但这些有资质的企业为了承揽业务,也经常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扰乱行业秩序。
“以前是正规企业与野摊子竞争,现在是一群正规军在一个战场上进行贴身肉搏。”已经接触电梯维保行业10多年的马涛形象地比喻了现在维保企业面临的市场行情。据了解,现在泰安市场上有1200台左右的电梯,而承揽电梯维保业务的企业也已经达到近30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最简单的竞争手段压低价格。一部电梯每年的维保成本大约在3000元,但有些单位却向客户开出每年2000元的价格。”吴学国说,别以为这些企业就不赚钱,实际上他们赚的钱说不定比开价高的企业更高。
吴学国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虽然有的企业维保费的报价要比很多企业低,但他们的盈利重点却在整个维保过程。因为维保费只是维保单位向客户索要的经常性的服务收费,而电梯零件出现故障后更换零件的费用却要另算。因为很多客户并不了解电梯构造,所以造成信息不对称。以电梯内的一块“广幕”为例,很多广幕成本只有1000多元,但有的维保单位却向客户报价五六千元。客户由于不懂市场行情,只能被迫接受。即使报价太高引起客户的警觉,这些公司也会以 “如果客户找别人更换零件或客户自己更换零件,日后一旦出现问题或造成事故,他们就不承担责任。”威胁客户,很多客户只能被迫挨宰。
“同时,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马涛介绍,很多公司的维保费用虽然低,但他们的人员素质也低。同样一块“轿门指令板”出现故障,有的人不懂技术,可能会更换整个主板这样要花1000多元,而专业技术好的人员可能只需要花几十元把主板内的芯片更换一下就可正常使用。
电梯维保本土企业仅2家
记者在质监局内部众多电梯维保单位名单中发现,这些单位总部大多都在其他城市,泰安本土的电梯维保企业只有两家,而且这两家都是把电梯维保作为副业经营。但电梯维保市场巨大。吴学国说,现在泰安市已运行的电梯有1200余台,而且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200台左右的数量增长。除去常规性的维保费用,机械零部件的耗费安装利润也不错,市场“蛋糕”在不断增大。
谢宝才分析,泰安缺乏自己本土的电梯维保单位,主要原因是泰安的电梯维保居于一隅,缺乏走出去的精神,进驻泰安的电梯维保企业大多是专业的维保机构,把电梯维保作为一项主业进行经营,在全国建立办事机构,开拓全国市场。反观泰安的企业,市场开拓能力欠佳,很多企业还未认识到市场的潜力,投入太小,小打小闹,缺乏核心竞争力,眼睁睁地看着家门口的市场被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