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房产市场三年内必有大调整
作者: 2009-08-17 09:11:03 浏览:57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打印]

  宽松的货币政策,让大量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逐渐干枯的行业“资金池”重又丰盈,但也重新带来了泡沫与风险。监管部门是否出台针对楼市的新政?国家会否因此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如果国家出台调控政策,开发商该如何调节公司的融资通道和资本结构?昨日上午,由观点地产新媒体主办、《每日经济新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9年博鳌房产论坛继续进行,当天论坛的主题是“泡沫、涌动的流动性”。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家、经济学家就地产业资金流动性的主题,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共同把脉全行业的资金及政策走势,为企业融资指出方向。

    龚方雄:2012年前政策趋稳

  我认为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包括中国政策制定者,目前都愿意冒通胀的风险,而不愿意冒通缩的风险。全球经济在6~18个月会有一个比较强势的周期性复苏。这也是很多企业想赶在未来6~12月这个窗口赶紧上市,怕18个月后,这个窗口就被关闭。

  我可以跟大家讲,明年如果出现政策上的调整,方向性变化也会非常温和,因为全球经济2011、2012年走势还是不确定的。如果明年加息的话,最多两次,每次27个点左右,而且明年宏观政策紧缩估计在第二季度以后才可能出现。

  现在政府为什么老强调政策方向不能变,原因有四点:一是继续通缩的存在;二是出口成为双位数下降;三是高端就业仍然非常非常难解决;四是严重的产能过剩。这四点,大家主要看两点,一个是通缩何时变通胀。

  因为现在20%下降,指数从100%下降到70%多,明年即使上涨10%,仍然是80%左右,仍然有15%产能过剩,加上2011、2012年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在这个之前,政策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两三年,不管从中国的政策环境也好,从全球政策环境也好,我们觉得仍然会相对宽松。

  宽松的货币政策,让大量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逐渐干枯的行业“资金池”重又丰盈,但也重新带来了泡沫与风险。监管部门是否出台针对楼市的新政?国家会否因此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如果国家出台调控政策,开发商该如何调节公司的融资通道和资本结构?昨日上午,由观点地产新媒体主办、《每日经济新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9年博鳌房产论坛继续进行,当天论坛的主题是“泡沫、涌动的流动性”。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家、经济学家就地产业资金流动性的主题,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共同把脉全行业的资金及政策走势,为企业融资指出方向。

#p##e#

    龚方雄:2012年前政策趋稳

  我认为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包括中国政策制定者,目前都愿意冒通胀的风险,而不愿意冒通缩的风险。全球经济在6~18个月会有一个比较强势的周期性复苏。这也是很多企业想赶在未来6~12月这个窗口赶紧上市,怕18个月后,这个窗口就被关闭。

  我可以跟大家讲,明年如果出现政策上的调整,方向性变化也会非常温和,因为全球经济2011、2012年走势还是不确定的。如果明年加息的话,最多两次,每次27个点左右,而且明年宏观政策紧缩估计在第二季度以后才可能出现。

  现在政府为什么老强调政策方向不能变,原因有四点:一是继续通缩的存在;二是出口成为双位数下降;三是高端就业仍然非常非常难解决;四是严重的产能过剩。这四点,大家主要看两点,一个是通缩何时变通胀。

  因为现在20%下降,指数从100%下降到70%多,明年即使上涨10%,仍然是80%左右,仍然有15%产能过剩,加上2011、2012年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在这个之前,政策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两三年,不管从中国的政策环境也好,从全球政策环境也好,我们觉得仍然会相对宽松。

  任志强:供求关系将更恶化

  2006~2009年3年时间,大部分土地都转向保障性住房和非住宅建设,这样的土地供应量,一定会让供求关系产生巨大恶化。与此同时,楼面地价已经从2006年2700元/平方米的平均楼面价,上涨为4500元/平方米,这个上涨速度很快。

  虽然国土部门说土地价格比重只占房价比重23%,但是比例和涨价没有任何关系。2007年、2008年,北京三环路没有一块土地供应,环路内价格上涨就成为必然,因为它一定会在短缺中迅速上涨。

  真正用于商品房的住宅用地供给出现下降,这预示着商品住宅供给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基础。当开发商想要增加开工的时候,也许没有地或者没有规划,不能补足生产周期,这两者都预示着下半年如果不能增加土地供给,后期商品住宅供应将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原先预测在6月份市场几乎全面回暖后,7、8月份应该保持一个持续开工增长过程,但是实际结果却是下降。目前,从销售和竣工比例来看,只有0.6:1,而“0.6”中还包括了很多不可销售的面积,比如机房、锅炉房等,如果将这些不可售竣工面积剔除,销售和竣工比例大概只有0.4:1,这预示着供求关系在恶化。

  黄怒波:复苏是“伟哥效应”

  一些因素造成了现在的复苏现象,但是,这不是真正的复苏。我给这个现象下了一个结论,叫“伟哥效应”,是央行给我们发了伟哥,大家吃了后,一夜之间全部兴奋了。

  目前认为楼市已经复苏,主要是由于库存急速下降、地王归来、房价恢复,以及刚性需求的回升这些因素,是导致目前楼市复苏的主要原因。

  在这次复苏当中,没有看到任何有所调整的迹象,所以,复苏掩盖了一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事实上,在表面复苏的背后,以前宏观调控提出的问题都没有去解决。2004年以来,国家针对房地产业进行了30多次的调控,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终止调控措施。从另外意义上,金融危机挽救了房地产业。而百日巨变没有发生,也许让我们失去了一次凤凰涅槃的机会。

#p##e#

  房地产业的形象并没有好转,也是复苏假象的一个依据。有一个简单的统计,房地产业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形象是负面的。调查了2000人,认为开发商形象是负面的比例高达80.96%。

    蔡洪平:房企融资高峰将至

  投资者重新认识了中国房地产业,也看到金融风暴中,中国房地产业还是经得住考验。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业整个融资又非常活跃,无论是配股、市盈率、高息债,上半年在中国香港地区资本市场投资中国房地产的资金达到40亿美金。

  今年上半年香港恒生指数上涨70%,A股也上涨非常高。可是整个香港资本市场里面,反弹最大的、最快的是中国房地产。市盈率从平均5倍左右,到现在目前16倍甚至20倍。有一些公司的股票,比如复地、雅居乐等,股价上涨超过5倍。

  下半年第四季度可能是历史上中国房地产业海外融资的最高潮。我记得2007年我们一共做了45单配股、上市,2007年做了碧桂园、SOHO,当时碧桂园估值17~23倍,最后是25倍。那一年,中国房地产业在海外融资将近50亿美元,是历史上最高的。下个月开始到12月期间,将是中国房地产业密集融资高峰。我们将等待这个高峰到来,有一些2008年准备上市没有完成的,现在重新准备上市,还有一些新准备上市的。可以预料,如果市场是目前这个状态平行发展的话,我们相信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在国际资本融资可能会达到将近70亿美元。

  钟伟:楼市复苏“无准备”

  所谓无准备的复苏,也就是虽然销售节奏在加快,但是,开发商并没有从这一轮复苏中挣到令人惊喜的钱,因为开发商手中的“存粮”不多。

  有征兆的泡沫是什么呢?这个行业本来应该调整,但是没有调整,“阿猫阿狗”又来做房子。我个人坚定认为,未来3年,这个行业必须面临一次比2008年更大的挑战。因为原来预期的调整没有发生,所以这种调整在未来必然发生。从目前为止到明年全年,对房地产行业而言,将是一次非常好的投机机会。

  原来我们预期今年全年房地产行业价格负5到零的增长,销售面积10%~15%正的增长。由于次贷危机和经济刺激计划,今年的销售金额,极有可能超过历史最高的2007年,销售面积接近或者超过2007年。在2008年11月份的时候,全国的存货需要24个月才能消耗完,估计目前的存货已经不足9个月。

  目前,楼市新开工和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不足。而目前的土地购置,并不完全是由民营企业推动,央企也在大量进入,这些都导致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从目前为止到明年上半年,市场处于一个更加供不应求的状态。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