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8月22日下午三时,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现身广州:在锦汉展览中心的书香节上,这位楼市带头大哥为自己灵魂三部曲的第三本新书 ——《徘徊的灵魂》做推广,同时回应目前最热的楼市问题。王石称,当下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有望在9月缓解,不过今后走势如何需要看政府的货币政策,同时王石再次宣称:万科绝不拿地王,绝不领涨。
无神论者 敏感事件的解读
蓝白间条衫、深色西裤,再加上皮鞋和光头,王石以其最常见、最平和的方式出场。而大佬的出席,也吸引了众多拥簇捧场。
既然是新书的推介会,王石首先谈了谈正在首发的《徘徊的灵魂》,王石说,这本书的书名看上去有点带宗教色彩,但实际并非如此,自己一个无神论者,而新书的主要内容是自己在耶路撒冷的所见所想,在拐点论中的心路历程、幕后故事,以及万科的一些企业管制。王石直言:2007年“拐点论”,2008年的“捐款门”、把自己和万科推向风尖浪口,“一个健康、阳光、优秀、敢于冒险的企业者,成为千夫所指”。
记者随后翻阅《徘徊的灵魂》,发现其跟《道路与梦想》有一些不同,王石在书中花了不少篇幅来讲述福州地王、松山湖会议纪要、南京光明城市等敏感事件,而这也将从一方面对这些曾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进行解读。同时,书中配发了多张万科项目的图片,这些写法和用意,在《道路与梦想》中都没有出现过。
目前楼市存在不确定性 九月不缺货
对于大众最关心的楼价问题,王石首选奠定基调:“我不是算命先生、不是预言家,2007年万科的价格调整,是我们根据市场变化所采取的手段”。王石接着称,万科判断市场主要有三个依据:一是销售量与开工量的对比,如果开工量超过太多,则库存增加,市场面临调整;二是房价上升与居民收入上升的对比,如果二者剪刀差太大,市场也面临调整;三是货币政策,毕竟房子是大宗商品,买房多要靠按揭完成。
#p##e#正是基于以上理论,王石认为目前刚性需求已经释放的差不多了,楼市也存在不确定性,因为北京已经发出货币政策微调的声音:“我个人和万科认为,货币政策微调是很关键的,因此市场如何走要看北京,经过04年—07年的调控,中央已经掌握控制楼市增长的办法,不是靠70/90的户型调整,而是货币政策。对儿万科而言,则是敬畏市场,关注客户”,王石说到。随后,王石还分析称,随着开工量的增大,今年九月楼市有望告别缺货状态,而万科今后不做高房价的推手。“宁可错过机会,宁可错过发展,万科也绝不拿地王,绝不做价格上涨的领跑者。不拿地王原因有二,一是万科不对楼市推波助澜,二是在日本经济的泡沫破灭期,活下来的房地产企业都是没有拿地王的,那些拿了高价地的,不是破产就是被兼并了”。
尽管争议不断,尽管风波不停,但王石的魅力依旧,今天的新书发布会,现场坐的满满当当,会后的签名售书队伍也蜿蜒排了上百米。
不过,王石今天在广州的演讲,与他在深圳、在北京、在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不同,同一个PPT,同样的逻辑,同样重申不拿地王、不带头涨价、不预测走势,甚至演讲的笔墨,也重点花在了“不行贿事件”上。如果你长期关注王石、关注万科,会觉得王石的广州行有些索然无味,不过是复制他在其他城市的做法罢了。
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以此来指责王石,怀疑王石,经历了“捐款门”、“拐点论”、“松山湖会议纪要”、“退房潮”的王石,已经被舆论吓怕了,他不敢再和往年一样,抛出一些真实想法,甚至是有些偏激但后来被证实为远见的观点,比如说观点论。如今的王石,发言只能程序化、四平八稳,他必须要保护自己和万科的团队,个性飞扬的王石已经消失了,至少在公众面前消失了。
个性王石的消失,让我想起了黎文江先生,作为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曾就广州开发商囤地,地王晒太阳等发表过一些尖锐的文章,尽管个别数据可能有出入,但大体准确,也引起了广州乃至全国媒体的关注。不过,他也一样,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评价,我们担心,个性黎文江会不会消失。
其实,不管是王石,还是黎文江,一旦失去个性和敢言后,楼市将失去更多真实的声音,以及带有善意的见解。届时,悲哀的不仅是买房大众,还有整合行业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