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进入五、六月份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涨速加快。不少城市的很多区域房价涨到比历史最高位的2007年9、10月份还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上半年一手房均价涨幅超过20%甚至超过40%,二手房平均涨幅也超过15%甚至30%,核心区域的房价涨幅更加大。众多二线城市的房价也是纷纷上扬。
与房价疯狂上涨同时进行的,还有楼市投资性需求的入场,“地王”的不断诞生。楼市大有超越2007年之势。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利空消息不断出现,例如,央行重申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一线城市成交量开始出现下跌,地产股也没有了前日的疯狂,而陷入走弱境地。
经历了前期的疯涨,金融、地产股票在7月份持续走弱,远远落后于大盘的上涨速度,一些权重股还多次拖累大盘指数。
于是市场开始有观点质疑:“经历了疯狂的上半年,楼市是不是已经见顶开始回调了呢?”
记者采访的数位专家认为,受信贷政策依然宽松等因素影响,楼市下半年总体依然上行,但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下半年或明年初可能将会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
多因素导致下半年房价上涨
“我觉得下半年的房价依然会涨。”8月3日,房地产分析师薛建雄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近日地产股的波动应当视为对利空政策的反应,之前房地产政策一直都是利好,中央要求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这无疑被市场视为利空消息,让前期上涨过快的地产股出现调整现象。
薛建雄认为,和当年的“70/90”政策一样,就算中央重申要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但预计对市场起到的效果有限,最终的执行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90/70’政策出台后,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发商通过把多套房打通成一套房,或者把上下层做成复式楼、别墅,或者是买60平方米的房子送60平方米的阳台等手段,来规避政策限制,最后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薛建雄告诉本报记者。
“楼市还没有见顶。”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同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的信贷整体规模可能会收缩一些,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楼市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真正能买到满意房子的人还是比较少。
“7月份成交量的减少是由于供应量在减少,从整体市场的情况来看,房价在短期内是不会下跌的,预计今年下半年整体房价还会上涨。”李文杰告诉本报记者,以北京为例,主要城区的房子现在明显是供不应求。这轮市场上扬的特征就是城区的二手房交易量急剧增长,这也说明了需求的结构性不对称。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的看法比较谨慎,他告诉记者,现在判断楼市是否已经见顶有点早,观察市场的变化不能以短期的角度来看,和股市存在板块轮动的道理一样,楼市也会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现在下结论说楼市已经见顶比较主观,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他说“现在有不少投资客进入楼市的原因也是在于他们看好中长期楼市,是基于对未来市场向好的判断。从长期来看,房价的短期波动也是正常的,不能把短期因素看得过重。我认为楼市长期依然向好,依然会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