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8月中下旬,7月份各项经济指标陆续发布,宏观政策已现微调迹象。据统计,7月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环比降幅77%,较之去年同期亦有所下降;与此同时,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9%,比6月回落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业内人士指出,宏观政策已从“极度宽松”的状态回归到真正的“适度宽松”。政策的细微变化还不足以让楼市再现“拐点”,但“疯狂”已然不在。调查显示,8月大连楼市大部分楼盘的成交量已经从高涨走向平复。
政策或将继续调整——等“从紧”时再反应恐怕已来不及
7月初央行公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明确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但央行将会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对政策进行适时微调。央行的意向已经付诸行动,一年期央票(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的发行和国债正回购等手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限制。
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动作要视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而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等较为激烈的手段短期内不会实施。但如果第三四季度段经济进一步复苏、资产价格上涨过快,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增加,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现。
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目前市场上部分观点对宏观政策的预期过于乐观,虽然政府一再明确“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但在“适度宽松”的范围内也有一个从“松”到“紧”的渐变。今年上半年的政策基调也是“适度宽松”,但表现明显不同。“或许‘适度宽松’的下一刻就是‘适度从紧’。”该业内人士说,“当整个市场都在说‘适度从紧’的时候再有所反应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楼市成交量平复——不只是“二套房”政策起作用那么简单
某房地产市场调查机构出具的周调查报告显示,八月份的第一周,大连楼市主要在售楼盘的成交量已开始出现分化态势,在接受调查的20个在售楼盘中,有10个楼盘的客户来访量和成交量出现下滑,部分楼盘成交下滑明显,幅度超过50%。进入第二周,成交下滑的趋势进一步扩大,成交上涨或持平的楼盘仅有3个,且其中上涨的两个楼盘连续成交量都没有超过三套。
对于成交量的下滑,市场各方给出了三方面的原因。首先,6、7月份是大连楼市的高点,8月份的下降是正常范围内的波动,是向市场正常水平的回归。其次,上半年的销量激增让很多项目的可售房源所剩无几;另外,“二套房”的政策从紧也挤出了部分需求。
但是,结合宏观经济环境,成交量的下滑显然没有这样简单。上半年楼市加速的引擎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由此带来的房价快速上涨不但让刚性需求购房者对市场产生了抗性,也让时刻关注资产价格的宏观政策出现细微调整,楼市引擎的动力已经不如以前充足。因此,有业内人士提醒,当前市场状况下,应谨防房价进一步上涨而引发的政策根本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