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今日,若你置身于繁荣而熙攘的深圳闹市街头,一定会被街道两侧林立的楼盘深深吸引。但是,时间回溯至20余年前,光景与今朝迥异。是什么为深圳腾飞插上翅膀?许多人会说,这要归功于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特殊优势。不过必须看到,特区的建设与深圳发达的地产业的支撑密不可分。
“第一拍”进行后的一年,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及其9项配套细则正式公布,这是我国公布和实施最早的房改方案之一。住宅成了商品,深圳人走上了自己攒钱买房的道路。
深圳作为土地使用权制度、住房制度等一系列地产制度改革的策源地,造就并见证了中海、万科、招商、金地、华侨城等著名的地产品牌的起飞。事实上,1988年11月18日深圳市第二次土地使用权拍卖会上,当时在业界尚默默无闻的万科以2000万的天价成为该次拍卖的最大赢家,不仅一夜成名,还奠定了万科走市场化房地产开发之路的基础。除了万科,还有在深圳精耕细种20多年的招商地产,以及华侨城集团等自深圳起步,并飞向全国的地产集团。
在做稳做大了深圳房地产市场后,许多深圳本土地产集团纷纷“北伐”。万科和中海算是最早去北京发展的广东知名房地产企业。万科开发了万科城市花园、万科星园和万科青青家园等北京著名楼盘;中海地产自1997年进入北京以来,迄今已开发了中海雅园、中海馥园、中海紫金苑等项目。
进入地产业勃发的21世纪,又一批深圳房产商相继北上,渐成燎原之势。与10年前万科独走京城相比,这一批房地产商有着更强大集群优势,气魄更大,资金也更充足。目前,“深军”北上仍如火如荼,他们不仅带去了广东成熟的商业文化,也传播了包括地产业的品牌、商业模式、物业服务体系等一整套成熟的市场化的理念。
如今的深圳地产,代表的已不仅仅是狭义的深圳特区的开发行为,而是深圳向全国输出的一个行业品牌、一种行业理念。而根据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的2008年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起步于深圳的中海地产、万科分别以98.91亿元和96.94亿元成为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