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2009年,对于上海购房者来说殊不寻常。从年初的冷静,到年中的狂热,再到如今的复杂,可以说,购房者的购房心态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起伏转折”。
为此,本刊近期特别联合新浪乐居对于购房者心态和信心指数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采访。经过调查采访发现,造成购房者心态变化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连连攀升的价格,特别是高总价让部分购房者无力购买;其次,持续走高的成交量让不少购房者急切入市,担心“好的没了”。再次,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两成首付、七折利率或将取消”的消息,让购房者的心态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购房者急于抓住优惠“末班车”赶紧入市,有的则为等待更好的时机再次陷入观望。最后是区域利好、规划等消息出台和实体经济恢复,让不少投资者嗅到了“商机”,急切入市。一时间,楼市中焦急、等待、迷茫……各种心态掺杂在一起。
苦:价格频升级,逼退一批人
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已在高位运营的房价,着实吓退了一批人。购房成本太高已经成了目前很多老百姓不买房最直接的理由。
2009年,上海房价的涨势出人意料。3个月上涨了30%———由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提供的统计数据给出了上海房价最直观的描述。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年内,上海房价先是在9个月内稳固在平均12000-14000元/平方米的区间内盘整,随后发力仅用3个月就突破18000元/平方米。
去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上海的平均房价仍然处于13288元/平方米,甚至在去年11月还上冲到平均14077元/平方米,最低在去年12月曾下探至平均12038元/平方米。然而,从今年6月开始,上海房价便如同坐上了直升飞机扶摇直上。克而瑞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 6月,上海楼市成交均价达到15472元,到8月成交均价一下突破了18000元关口达到18351元/平方米,9、10月成交均价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15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位。
对于高房价,不少预算有限的购房者表示出无奈,选择观望。“2008年,在上海10000元/平方米还能挑挑房子,而现在这样的价格只能去特别偏远的地方去买房了。”在采访中,不少置业者这样抱怨道。
置业上海对他们来说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甜:利好要抓住,机会不等人
在上海有不少潜力区域,虽然目前房价经过了一轮涨势,但是良好的规划前景以及可预期的升值空间让不少投资客看到希望。
尽管楼市成交一路高歌,价格也显得“咄咄逼人”,但是,上海楼市中依然不乏可挖掘的价值区域。这也是不少购房者特别是投资客所关注的区域。比如,受虹桥交通枢纽辐射的区域,华漕、七宝、西郊虹桥板块的受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而随着上海长江隧道的通车,曾经被遗忘的崇明岛逐渐成为上海楼市的一股新鲜血液。据美联物业市场研究组最新统计显示,上周(10.26-11.1)崇明楼市的成交量猛然上升。10月28日崇明区域共成交了271套商品住宅,创今年来区域单日成交量的新纪录。据统计,一周以来,崇明楼市区域成交量、成交面积环比前一周各提升了289%、217%,波动幅度居全市各区县之首。
同样地,花桥板块也因为2012年即将开通轨道交通利好受到了不少上海置业者的关注。据中原地产相关人士介绍,他们在昆山代理的项目鑫苑·国际城市花园10月25日开盘当天,有近千名购房者抢购500套房源,所推房源半日即刻售罄。“潜力区域就要提前下手!”不少购房者因为看得到的“甜头”而加快入市步伐。
#p##e#辣:成交节节高,被迫去“追涨”
楼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了很久房子,也错过了很多次置业良机。然而,需求临近,又不得不去买房,再加上担心未来价格还会涨,便急着凑热闹。
从三月开始,楼市成交量始终保持在一个高位。由易居中国·CRIC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楼市成交量继2007年10月以后首次突破150万平方米,达到153.8万平方米;今年5、6月份成交量更是突破了200万平方米,9月楼市成交量虽然是今年3月以来的一个成交低谷,但依然过150万平方米,为151万平方米,而到10月,成交又开始往向上走,达到了156万平方米。“供应不足直接导致购房者对后市上涨的预期更加加强而加快了入市的步伐。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直言。事实上,从易居CRIC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出,从3月开始至今,仅9月基本达到供应平衡状态,其余的月份全部显示供不应求。
楼市的供求关系显然影响了购房者买房的决策。在某售楼处,笔者遇到一位刚下定的购房者,他说,“看着这个房子半年不到就涨了5000元/平方米,现在房子卖得这么好,价格肯定是不会降下来,所以狠狠心还是决定买下来。”
酸:政策不明朗,心态两极化
优惠政策到期将给相当一部分置业群体带来冲击。有些投资者已经沉不住气开始抛盘,但是更多的人还在房价看涨和政策看紧的两端继续犹豫不决。许多置业者并不清楚是否应该购买。“下浮30%的优惠房贷利率明年1月可能会有所调整。”近期王先生收到了这样一条财经短信。随后,他便收到中介公司经理的电话,催促他赶紧过户。
投资客王先生说:“前两年,连续买了好几套房子用来投资。为了减少资金压力,基本每套都有贷款。如果银行政策一旦收紧了,每套房月供都要多出一两千元。迫于资金压力,打算卖掉一套。”
抱有王先生心态的不在少数,根据中原地产咨询部对旗下160余家门店购房者心态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还是有一小部分实力一般的中小型投资客也赶在最后优惠期限跟进或套现,以便减少投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而与之对应的是,在近期中低档楼盘的购房者中,刚性需求客户占了大多数,他们对于未来预期不确定或认为政策取消的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会赶在优惠政策之前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