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评论:囤地开发商不是高房价元凶
作者: 2009-11-07 09:56:59 浏览:64
信息来源:金陵晚报
[打印]

  11月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北京“三分之一开发商只囤地不盖房”,称“开发商囤地的目的是人为制造土地资源的紧张,使土地显得物以稀为贵,从而抬高房价牟取暴利”。该报道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给许多人造成这样的印象:囤地开发商,正是高房价的元凶。

  把高房价归罪于囤地开发商,快意恩仇,十分解恨。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就算所有的开发商都不囤地,目前市场上的所有土地都按照正常节奏开发,是否目前商品房市场严峻的供不应求形势,就能骤然变成供大于求,进而逼得开发商降价促销?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看每年住宅土地供应量是否大于住宅销售量。不幸的是,根据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京、沪、深等一线城市的住宅土地供应量远远跟不上住宅销售量,比如近三年上海住宅销售量是住宅土地出让面积的2.9倍,北京约为1.5倍,深圳更是接近3倍。 

  这就意味着,就算所有开发商都不囤地,就算市场上的所有土地都按部就班地开发成商品房,结果是:商品房仍然会供不应求。进一步的结果,必然是房价将上涨到高位。

#p##e#

  以上是从反面证明:囤地开发商不是高房价元凶;高房价的真正元凶,是土地供应严重不足。为何全国各大城市的土地供应,都会“不谋而合”的不足?只因地方政府把卖地收入、各个环节的房地产税收当做最重要的财税来源,并用“招拍挂”价高者得的制度,让每块土地的收益最大化;同时,土地稀缺,房子就稀缺、供不应求,房价就上涨,而开发商就有高额利润,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拿地再开发。

  “地王”正是因土地供应太少、太稀缺而被争夺产生的,房价也是因土地稀缺而造成房子稀缺,进而被供不应求的市场推上去的。

  如何解决这一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那就必须改变地方政府以卖地和房地产税收为重要财源、积极参与房地产赢利的局面和制度。只有这样,全面加大土地供应,并严厉打击囤地和囤房,保证市场上的商品房供应充足,才能遏制不断上涨的地价和房价。

  但是,话说回来,要改变地方政府以卖地和房地产税收为重要财源的局面,又谈何容易。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