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在立交桥、交通岗等重要道路节点广泛应用电梯,在减少行人横穿马路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空间上的“畅通重庆”……近日,网友“印山红”在我市某网站上发帖称,重庆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山城兼特大城市,畅通重庆不应只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水平面上的畅通,同时也应该是空间上的畅通,并建议将重庆打造成为“世界电梯之都”。
畅通重庆应考虑空间通畅
据悉,按照去年11月份的《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畅通重庆的决定》, “畅通重庆”便纳入到了五个重庆建设的规划当中来,将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半小时主城”、实现交通管理“为民、畅通、安全、文明”作为了其发展的总体目标,形成层次分明、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交通格局,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最畅通的城市之一。
网友“印山红”在其帖子中认为,目前的“畅通重庆”只是水平上的畅通,而作为山城,由于高低落差较大,在实现水平畅通的同时,空间上的畅通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立交桥等节点可广泛应用电梯
“重庆的立交桥、交通岗等很多,如果这些地方广泛应用电梯,可以有效减少一些诸如横穿马路的行为,保障交通通行。”网友“印山红”称,广泛应用电梯并不是每栋楼都需要安装电梯,而应该是在立交桥、交通岗等重要交通节点,以及落差较大、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规划安装。
近日,记者来到主城区部分重要交通节点进行了解。在南坪百盛的人行天桥前记者看见,虽然有设立人行天桥,但是仍有部分市民为图“方便”,直接横穿马路,而车辆为了避让行人,不得不减速慢行,这让原本就通行紧张的交通,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而在观音桥茂业百货外的人行天桥前记者看见,由于设立了上行电梯,同时道路上又设置了相应的阻断行人穿行的设施,则没有出现行人横穿马路的情况,这一带的交通运行则较为通畅。
借鉴香港 电梯时尚很重要
亚洲最长的一级提升坡地大扶梯――皇冠大扶梯(两路口大扶梯),重庆最老的电梯之一――凯旋路电梯,这些我市的标志性建筑在极大提升主城区上下半城联系的同时,也成为了不少外地游客来渝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建‘电梯之都’这对美化我们重庆很有益。”网友“印山红”称,这些地标式建筑在建设之初,就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往往只是注重了其实用性,而在设计时观光性、时尚性则考虑得相对较少。他建议,在打造电梯之都时,可适当地借鉴香港的经验,在突出电梯功能性的同时,对于重庆打造时尚之都也很有推动力。
帖子引起网友热论
■支持派:可增强联系
该帖子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论,不少网友均表示支持重庆打造“电梯之都”的构想。网友“远航高飞”表示,通过设立电梯,不少有落差的地方可以增强联系;网友“隆兴高原”也表示,可引进世界上大牌电梯制造商在重庆落户,为重庆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反对派:建设费可能相当高
同时,部分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网友“quharry”则认为,建设电梯的费用可能会相当高,同时,对于电梯的维护也比较“棘手”。
《专家说法》
可作为“畅通重庆”的
一项配套工程
相关对打造“电梯之都”的提法有啥意见?记者专门采访了重庆社科院区域研究中心相关专家进行咨询。
“打造‘电梯之都’的想法很好,但提法不太准确。”据该中心研究院李勇介绍,从目前的重庆发展现状来说,打造“电梯之都”并不是一个“燃眉之急”,它只可作为“畅通重庆”的一项配套工程来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李勇表示,待重庆的各项配套工程成熟之后,也可考虑对其进行打造,届时,可以参考一下香港的经验,建设一些有特点的电梯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