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回顾2009年来,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突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取得了服务经济建设的较好发展,进一步检验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效果。
1、加强了食品和特种设备两大安全监管,保障襄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方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在襄阳华星化工公司开展了“特种设备知识进企业活动”,现场为159名企业职工详细讲解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使企业职工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大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和监控力度,检难锅炉30台,压力容器98台,电梯检验18台,起重110台。确保了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一方平安。
另一方面,加强加工食品监管力度。免费为食品企业培训“食品添加剂”操作人员95人次。对108家食品取证企业和154家食品小作坊进行了食品安全台帐管理。同时加强对碱面使用非食用添加剂硼砂的管理,确保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大走访”活动,突出带队走访,深入食品企业了解实际问题,主动协调新法实施中的衔接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取得了良好成效。
2、积极做好“质量兴区、以质取胜和名牌创建”工作。帮助万宝、盈乐2家企业6个产品积极申报省级精品名牌,引导和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积极争创名牌产品。同时,认真筹备2010年全区质量工作会议。
3、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将程河柳编、黄龙冬桃申报为襄樊市第二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于09年7月1日正式批准。协助双沟镇乾兴农业将“双沟马铃薯”和“乾兴蔬菜基地”做好省级示范区项目的申报。为企业制、修订标准6个。
#p##e#4、立足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包保责任制。局党组成员及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对全区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引进企业实行重点联系包保,为重点企业提供行政审批上门办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服务。局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所需所盼,共同研究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帮助企业协调名牌创建、产品标准等事项,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
5、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制假、售假行为,认真开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农资、建材等专项整治执法检查,有效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6、紧贴企业和经济科学发展,进一步优化服务。一方面,创新区域监管模式,推出了“外柔内刚”的“柔性监管”模式。对内强化服务水平和能力、规范工作执法行为、强化工作目标考核等“刚性”管理;对外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严格按照襄阳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实行预约服务和“首错帮扶、改过免罚”的“柔性”服务。一年来,帮助企业组建立化验室6个,解决企业质量、标准难题20多个,计量检定工作减半收费达20多万元,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累计30多万元,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拥护。
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关注民生质量计量。一是抓住特色、深入开展民生计量系列活动,组织了对辖区内米、面、油、化肥生产(加工)企业定量包装产品的专项监督检(抽)查,合格率达96.33%。二是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在粮食收购开始之前,组织计量检定专班,对全区收购单位的计量器具进行全面检定和调试、维修,共检定地衡、台秤300多台;对各收购单位的司秤人员进行了统一的操作培训,为各粮食收购单位、粮油加工企业培训司磅员60余人;在收购期间,对各收购站(点)实行不间断巡回检查,对短斤少两、乱扣水分、杂质等行为予以严厉查处,有效保证了全区夏粮收购市场的公平、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