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美国因“两房”危机引发金融海啸波及全球,中国反其道而行之,房价借金融危机扶摇直上至目前已呈疯涨之势,卖房的随便开个盘就被一抢而光,买房的根本不考虑性价比就签单交钱。这样的市场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这是2009年的现实,也是2010年的难题。如何化解这道难题,现在已经不是卖房的与买房的二者之间的事,因为买卖双方都正处在行动疯癫、思维紊乱的状态。化解难题的决定权在政府,看政府在一堆乱麻中如何理出头绪,进而让疯狂平息,让理性回归。
说房价“疯狂”有两个事实依据。一是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称,85%以上的城镇家庭无力购买房价高企的住房,上海、北京等地的房价已是一家人年收入的20倍至30倍;二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炒地和社会资金炒房导致房地产泡沫,对记者所问“作为副部级官员,以您的工资能买得房吗?”的提问,贺铿的回答是:“买不起。”
房价疯涨背后隐藏着巨大危险,其危害性的影响力在美国因“两房”危机已有印证。这个前车之鉴在中国能否成为“鉴”从而被规避,这取决于政府对当前市场把握的准确度和对危险性的前瞻性认识。截至2009年12月,卖地经济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是各地对房价疯涨采取纵容态度的原因。而遏制房价疯涨,就等于阻碍经济增长,这是地方政府所不愿意做的事。又要经济增长,又要房价不涨,这在地方政府看来很难办到,这等于把难题抛给了中央政府。
洞悉2010年房价走势的决定因素,是观察中央政府的态度。在今年初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中央政府并没有把房地产业包括进去,但一年下来,反倒是没有被振兴的它比谁都振兴,而且振兴得一塌糊涂以至癫狂。按照“中央政府越不列入振兴我越癫狂”这个逻辑,2010年会不会重复这个走势,既虽然不被振兴,也会再创“辉煌”?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较小。1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各地,(2010年)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鉴于以往教训,这个要求后面应当有具体措施。我们可以把此看作是2010年房价上涨将放缓的信号。
观察中国房地产市场,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政府把握市场的能力,看政府对房改10年的总体评价,看政府对政策导向的认识是负面多于正面还是正面多于负面,也就是成就与失误关系之比的问题。从理性的、冷静的角度评论市场,房价已经涨到连副部级官员都买不起房的地步,涨到绝大部分(85%)城镇家庭都无力购房的地步,就是到了该从房改政策入手加大控制力度的时候了。不抓住这个时机,任由房价一路癫狂走高,会拖累许多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