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梯行业新媒体!
| [打印] |
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所形成的资产泡沫化风险,已引起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普遍重视。短短十数天内,政府对楼市政策的调控便打出了涉及多方面的组合拳。政府对楼市的态度也逐渐清晰,明确表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使市场预期逐步得以降温。
以目前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房之风在政策的频繁出台下,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遏制,投机资本入市趋缓。而从政策基本面来看,包括税率优惠、营业税征收政策微调表明对于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力度依然不减。据此,可见以“国四条”为纲领,对于房地产市场分而治之的政策方向逐步明朗。
然而,笔者尤须建议的是,针对影响需求方的政策细则出台之前,应明确界定购房者的性质,并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自住需求及改善型需求政策标准。否则一旦政策步入实施阶段或将殃及池鱼,使本应鼓励的自住需求及改善型需求受到过度抑制与影响,形成一锅端的负面影响。以上海普通住宅标准为例,2008年10月31日出台的普通住宅认定标准显然已不合时宜,随着上海房价的快速上涨,二手房交易中普通住房已不足五成,普通住宅呈现“豪宅化”的趋势,使自助及改善需求购房者难以享受其本应有的政策优惠,从而望房兴叹。
同时,自住及改善型需求群体中往往以中低收入者及夹心层为主,特别是夹心层购房者,如何进一步将他们拉出市场,为他们度身定做符合其承受能力的“安居之所”将是政府需要迫切考量的问题。
最后,笔者以为,在没有更好的方式替代土地招拍挂制度的眼下,唯有通过增加供给才能有效缓解土地价格的高涨。由于增加供给将有助于持续稳定市场预期,缓解房价的过快增长,方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