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28日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抑制投资性购房,释放出中央政府将展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信号。
12月5-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房地产多年来第一次不再被当做支柱产业来描述。
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二手房营业税免征期限由两年改为五年,意味着2008年10月以来所出台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到期退出。
紧接着,12月14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常务会议,出台“新国四条”,决定要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明确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拉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大幕。
12月17日,作为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之后出台的第一个调控政策,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规定土地出让金首付最少五成,联手打击开发商囤地。
12月18日,在全国2010年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表示明年要加大普通商品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房屋的土地供应,继续大规模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建180万套廉租房和130万套经济适用房,放宽经济适用房准入条件,来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量。在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的同时,更加严格二套房信贷管理,严格二套房认定标准,抑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
12月22日,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明确了二手房营业税征收细则,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12月23日,为加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炒地行为,国土资源部通报了九省区十八宗挂牌督办的房地产开发土地闲置情况。国土资源部表示,必须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的监管。对于已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要按照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相关部门已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货币和金融监管部门也将加入调整楼市阵营,其中不但明确要求各大商业银行严格制定二套房贷利率,而且同时将二套房及多套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50%。对于此消息,金融监管部门“不予置评”,说明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很可能会成为即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新政。
不难看出,或受迪拜危机爆发、迪拜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警示,中央政府已经决定向高房价开刀,陆续密集地祭出系列房地产调控招数,强力打击房地产市场中猖獗的投资投机性购房行为,以遏制房价非正常上涨。
由于房价持续多年快速上涨,目前的房价过高,市场有效需求被严重透支,而市场上投资投机性购房占比高达七成以上,因此,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可以预期的是,随着2009年房地产刺激政策的市场效应逐步消退,随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逐步推进,尤其是市场已经建立起中央政府还将陆续推出包括房地产金融领域的调控政策在内的更多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预期。在未来即将推出的新政策中,甚至包括加息以及可能开征物业税等。这些,无疑必将深度影响房地产走势预期,重创房价、地价上涨预期,促使房地产再次异变,重回调整通道。
#p##e#如今房价已经开始下降,证明本文作者陈真诚今年来的第三个预测已经被验证。早在2009月11月6日,便在《云南信息报》撰文“房价已经开始酝酿下降”写到:
“没有人能否认的是,房地产市场终究属于经济行为,经济行为就必须要有消费者参与,房价的高低终究要有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去承接。当房价超过市场上属于有效需求对象的主要消费群的承载能力之后,房价必然会在市场自身规律的主导下逆行而降。虽然有政府政策的行政力量在干预,但总的来说,行政干预是不可能斗过经济规律的自发调节的,也斗不过消费者群体对高房价的对抗能力的。因此,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只涨不降的房价。”
“如此之高的房价,如此之快的上涨速度,不但严重超出了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的承载能力,也必然会严重透支房价的未来上涨空间,透支房地产市场的未来需求。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高房价本身就将成为房价上涨的终结者。对于经济规律,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违背。房价在大涨之后必然迎来下降,这种经济现象,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逃避,尽管有不少人不愿意房价下降。”
“在政府政策、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刺激作用下,像一头野牛一路狂奔而涨的房价,至今终于开始显现出疲态,已经开始酝酿下降。不过,由于多数地区的房价还没有显现明显的下降态势。”
事实上,房价早已开始酝酿下降,只是,被政策退出效应下的消费者为抢搭政策末班车效应而集中突击入市而形成的年底的成交高潮等所掩盖了。如今,由于中央政府近期密集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加速改变房价上涨预期,10月以来的恐慌性购房潮开始消退,购房者尤其投资性购房者成规模地观望进而退出市场,北京、广州、哈尔滨、杭州、成都、重庆等全国32座主要城市中,有19座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面积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北京市场降温明显,一手住宅(包括期房与现房)交易出现明显下滑。有数据显示,12月14日至20日的一周内,期房成交量环比降幅高达约34%,创10月以来最大周跌幅。而且,各地的投资购房者已经开始抛售手持房地产,广州等地已经逐渐放出了房价松动的信息。这也就是说,房价已经开始下降,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了新一轮调整。用不多久,将有更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迎来成交量下降甚至是成交量房价双双下降的局面。
接下来,随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深化,消费者将进一步观望,投资投机性购房者将加速离场或抛售物业,成交量将进一步下降。尤其是,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在一些地区,房价已经开始下降,市场预期全国性房价将下降或进一步下降,而更多的开发商面对消费者观望或弃购、成交量下降的大势,也将采取降价促销措施以刺激销售。
总之,可以说,在2010年,房地产市场将再次迎来量价齐跌的局面,房价下降将成大势,上涨更应该是不可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