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中央智囊机构专家、著名经济学家王小广表示,目前楼市虽不太健康,但由于明年继续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房价再涨两三成问题不大。
中国经济增长将有所延缓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是中央智囊机构专家,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复苏是政策刺激造成的,不是市场自身的复苏,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会好转,但不会出现“V”形式加速上涨的局面。有可能出现“W”形,即短期看好,中期看淡,长期谨慎乐观。
王小广说,目前来看外部环境很难改善到2000年每年20%-30%增长的水平。而中国是一个依赖出口的国家,外汇减少会很大程度制约增长,外需不足很难支持中国目前的增长轨道。过去的模式没有办法继续下去,而中国新的增长点又缺乏竞争力。另外,内需不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内需的潜力点不是没有,但阻碍因素更大,例如中国目前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房地产市场开发过度等问题。另一方面,中国这次调整不仅仅是金融危机,主要是自身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早在07年4季度就已经进行。两方面的因素延缓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至2012年。
明年房价再涨20%-30%
王小广表示,过去5年里国内10%的最富人口买去了50%的房子,40%的富人买了85%的房子,剩下60%的普通百姓只买了15%的房子,房价的上涨显然是不健康的。“但是,我并不看跌明年的房价,明年再涨20%-30%一点没有问题。”他解释说,目前决定房价的唯一因素就是货币,09年一年的信贷就达到了9.5万亿,相当于过去四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其中有4万亿进入到楼市,房价不涨才怪。而明年计划的信贷投放是7.5万亿,还是很宽松的,所以房价还得涨。
王小广认为中国房地产是由货币和投机主导推动的畸形市场,必须调整才能实现房地产业真正增长。他给出了两个前提:真正地做到“适度”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产业政策做调整。“最近房市调整是假调,真正的调整可能在2011、2012年,那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可能会破灭。”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郭田勇教授表示,政府要运用适当手段,控制房地产可能带来的泡沫。房地产有别于股市,存在一定的刚性需求。因此政府调控手段受限,只能通过调整房地产市场需求,调结构不大可行。
中国不会爆发严重通胀
王小广表示,今年中国股市的上涨还是很健康的,没有太多的泡沫。最近越南、印度爆发了严重通货膨胀,中国不会像他们那样,因为越南、印度的经济还处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水平,物资短缺,而中国现在是生产过剩,产品供大于求,不会有严重通货膨胀。
“现在的很多理财产品过于复杂,有的连我都看不懂。”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心丹在谈到当下理财市场的产品时这样表示,“目前的理财产品的复杂化导致了风险收益的错配或产品与客户的错配,购买者在购买的同时要认清它的业务范围,不要盲目地信任银行。”
李心丹还表示,现在大多数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估只是走过场,缺少统一标准,不要只听人家说上涨5%能赚多少多少,也要注意万一下跌5%亏损的金额是不是在自己的承受范围。(扬子晚报岳辰桦 陈春林)
2010房市展望
即将过去的2009年,对中国的房地产业来说,无疑可谓是“跑火”的一年。这一年里,成交量的快速回升,房价的急速上涨,让在年初时还“心凉如水”、“愁眉不展”的开发商们,如同洗了个“三温暖”,如今个个是“喜笑颜开”、“牛气十足”,以至于在上半年市场稍有好转时,即套现出局的还有些懊恼,后悔没有再捂上几个月;一些本打算撤离房地产行业的又开始盘算着杀将回来,“前度刘郎今又来”。
#p##e#回顾2005-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的走势,05-07年一路高歌猛进,07-08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单边下降,09年又是急速拉升。展望2010年,房地产市场又将演绎怎样的走势呢?我认为,明年是既不会大涨也不可能大跌的平稳行情,即总体来看,2005-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呈“√”(平方根)型,理由如下:
一、中国房地产业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其实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政策。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是个“政策市”,因此,中央政府政策的取向决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特别是历经了07年底至08年底的一轮调控,中央政府已充分掌握了调节和驾驭房地产市场的能力。治理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不再是从前的“能不能”,而是“想不想”、“要不要”的问题。
通过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中国经济已从危险的“ICU”中推了出来,年初预定的“保八”任务已毫无悬念的可以完成,房地产作为“保增长”中的重要力量功不可没。但随着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保增长”转到“保民生”、“调结构”上来,房地产市场中的副作用也日益凸显,房地产业已从单纯的经济性命题转变成经济的、政治的双性问题,突出表现为:部分一线城市的房价已超越历史最高峰的2007年,但经济水平还没有恢复到2007年;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渐趋疯狂;资产泡沫越吹越大带来系统性风险日益增加等,因此,中央领导人最近接二连三地发表针对房市的言论并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打击投机性购房”的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中央政府已逐步开始对一揽子刺激政策进行微调,并准备适时退出。12月9日和1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车辆购置税由减按5%上调到7.5%,优惠幅度减少了50%;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针对房地产的政策基调从之前的一味“促进”调整为“有保有压”,金融、土地、税收等方面的“组合拳”又将齐发。
二、分析一下2009年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的原因,不外乎这三个因素:1、各项刺激政策的促进;2、压抑的刚性需求及改善性需求的释放;3、流动性宽裕引发的通胀预期及房价快速上涨等带来的投资和投机性购房。到了2010年,上述三方面因素都将大大减弱。首先,刺激政策作用还将势微,即便出现因某项政策的退出、终止引发短期市场波动,如最近二手房营业税调整带来的成交量突增,但无法持续影响全局;其次,09年房地产成交量急剧放大,有些城市甚至超越了历史最高峰的07年,除了受07年底至08年底调控而压抑的刚性需求及改善性需求的释放外,还有一些是因担心将来房价还会大涨而提前入市的购房者。这些购买力的提前释放,必将影响2010年的成交量;最后,受“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恢复到5年”等遏制房价快速上涨政策的影响,投机性购房会得到平抑。
三、再看开发商方面。09年房地产成交量的高涨已将开发商手中的存货消化待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9.7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8%,而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0%。相比去年及今年初,开发商资金链紧张,迫切等资金回笼的状况,现在的开发商可谓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根本没有降低房价的意愿和压力。况且,中央政府也强调促进房地产消费方面的政策不会发生变化,这也保证了房地产成交量的基本稳定。只要开发商的现金流正常,等于是封死了房价下跌的空间。
综上述,可以看出,明年的房地产市场将大体保持平稳增长,既不可能大涨,也不会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