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2010年房价上涨的三大动力
一、 西方国家并没有走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衰退的阴影依然笼罩全世界,弱势美元依然是美联储的战略,国际大宗产品、资源性产品必然上涨,因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依然无法避免,这是一种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无法左右,只能被动的屈服于跟从。欧元对美元,汇率升值30%,今年以来俄罗斯卢布升值了24%,中美之间汇率几乎没有变化。很显然美元在不断贬值,人民币也在“发毛”,存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存钱肯定是赔钱,投资楼市不能说百分百赚钱,但从长远来说应当不会赔钱。
二、 四万亿投资、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迅速复苏,是反转还是反弹,目前无法确定,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退出。什么时候退出?关键是看民间资本是否能及时跟进,否则,退出则意味崩盘!这好比是中央军(中央政府投资)孤军深入,地方军(地方政府配套投资)跟进缓慢,民兵(民营企业投资、民间资本投资)按兵不动。这时的中央军必须死扛,一直等到地方军、民兵上来换岗、接替,方可退出阵地。由此我们可以判断:2010年中央政府会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加大投资、鼓励兼并重组;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更多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资与消费。
在通胀预期已经无法避免的环境下,政府要做的是,控制影响民计民生的大从化消费品的过快上涨势头,平抑民生的压力,积极主动引导热钱、民间资本等流动性过剩资金进入高端、豪华、奢侈品市场。因此楼市中高端、豪华产品会倍受青睐,普通、低端产品会高位盘整。
三、 产能过剩、行业溢出资金以及资本市场套现的大量资金不会轻易进入实体经济,为了规避通胀带来的风险,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这些资金会寻找对冲通胀预期的标的,在投资渠道单一的中国,地产和房产是不二的选择,虽然说不是唯一,但却是必须。按照刘大脑袋的说法:买房、买地“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