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梯行业新媒体!
| [打印] |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孙世钊希望能为老年人的需求说说话,在无锡逐渐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很多老年人居住在老新村,无力改善居住条件,城区大多数老年人采取的又都是居家养老方式,如何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出行更便捷与安全?社区调研发现的现象值得深思。比如留芳声巷,小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配套设施陈旧,停车位少,许多年轻人都搬出去了,留守居住的居民中,至少一半是退休后的老人,白天子女们都不在身边,老人要出门买菜办事,尤其是身体不利索的时候,还要爬六七层楼梯,实在很让人担心。“有个电梯就方便多了”,这是许多住在多层老房子里的老年居民的心声。
孙世钊咨询市建设局有关部门获悉,老房子由于结构和设计原因,要在原有的建筑内装电梯不太现实,工程施工也比较麻烦。平时喜欢阅读新闻的他获悉,广州和上海等城市的城区老新村,通过加装外挂式电梯,很好地解决了老年人出行难的问题。实地调研上海静安区等区的老新村发现,这些老城区里的老住宅通过电梯改造,环境上去了,老年人方便了,自然,社区的氛围也更和谐。广东省建设厅也曾下发《关于旧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意见》,为500多幢老房子加装了外挂电梯。
对于外挂式电梯改造需要的资金来源,孙世钊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条件的街道或区财政补贴一点,居民自己筹措一点,如果能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来整体操作,那自然更好。调研发现,这些多层住宅的老新村,不少是以前单位建设的家舍或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分房,原建设单位如果还在的话,承担一些费用可操作性还是较强的。另外,安装电梯后一定要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定期安排检修,在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要引进物管企业,确保电梯的日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