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钥匙在手,以后就不会再用液压扩张器强行破门了,不仅节约了救援时间,还降低了救援难度及危险。”1月22日上午,在南岸茶园工业园区的伊士顿电梯制造基地内,来自重庆各个区县的32位消防中队特勤班长在接受了专业人士的培训后,终于领到了电梯救人的“上岗证”——三角钥匙。
去年电梯救人829次
“2009年,重庆市各个区县消防中队因电梯救人的出警达到了829次,这个数据呈年年增长的趋势。”市消防总队副参谋长吴文彬介绍说,电梯困人案件的不断增长,不但与重庆高楼数量的猛增有直接关系,还和一些已达到大修年限,而未进行大修的'问题电梯'数量增加有关。
接受培训的一位特勤班长告诉记者,通常在接到电梯救援的报警赶到现场后,消防队员会要求物管人员联系电梯维修人员。如果电梯维修人员迟迟不到,或是无法打开电梯门,再加上被困乘客出现危险状况时,他们将用扩张器强行将轿厢铁门和该楼层电梯厅门撑开,救出被困人员。这样虽然简单直接,但危险性增加,“如果被困乘客在跨出轿厢时,电梯突然启动,就可能发生危险。”而且这样将直接破坏电梯铁门。

钥匙开门安全又经济
“消防队员出警要迅速,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次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掌握电梯救人时最安全、最实际、最经济的方法。”伊士顿电梯(中国)公司副总经理冯麒麟告诉记者,被破坏的轿厢门和厅门价值约在8000元左右。
此次32位特勤班长所接受培训的内容,正是“电梯常见关人故障及处理办法”。如突然停电,电梯不平层关人时,首先是要与被困乘客取得联系,如果轿厢门已被扒开,让被困乘客关上轿厢门;然后切断控制柜上的电源,然后在机房进行手动操作,使轿厢回到平层;最后,用厅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轿厢门。
据了解,32位各个中队的特勤班长在结束培训后,每人将领到一把电梯三角钥匙。这样一来,就预示着全市消防官兵将告别以往“强行破门”的电梯救人方式,而改用更“安全、实际、经济”的方法进行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