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参与深圳早期建设的“拓荒牛”们终于盼到将有新房住的一天了。近日,随着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与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长李荣强按下按钮,深圳今年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南山建工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该工程将历时5至6年建成,所提供的3750套住房将全部分配给29家驻深施工企业。
新增保障房24万平方米
南山建工村改造项目在规划部门编制的《南山-沙河建工村综合改造详细蓝图》中有详细的描述,该项目用地位于南山同乐片区,南至平南铁路,北至广深高速,西至南山大道,是在原南山建工村临时用地1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功能以居住为主。
用地面积总计22.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53万平方米,其中保留建筑物面积10.6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26.93万平方米。新增建筑中保障性住宅24.03万平方米(含单身宿舍4.48万平方米)、教育1.5万平方米、商业0.6万平方米、幼儿园0.4万平方米、其他配套近0.4万平方米。规划现状保留的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包括住宅5.5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宿舍及其配套设施等5.1万平方米。
投资13亿最快3年后入住
该改造项目规划建设方案是一次总体规划、分期分块开发,计划建设周期为5年至6年,分三期进行。一期用地为铁二路以南至平南铁路地块,华泰路以东,用地面积约6.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9万平方米,计划建设周期为3年。二期用地为铁二路以北,广深高速公路以西,建厂路以东,中山园路以南,用地面积约8.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24万平方米,计划建设周期为2.5年。三期为原南山建工村现状保留建筑的改造与修缮,建筑面积10.66万平方米,计划建设周期为0.5-1年。
该改造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建工房地产开发公司股东单位自筹资金,投资估算资金约13亿元人民币。据建工房地产开发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造项目启动后,拆迁、设计、立项、勘察、施工等一系列的工作将陆续展开。估计土建工程3-5年完成,之后配套设施建设花1-2年时间完成,整个改造工程预计5-6年完成。
#p##e#新房面积均小于90平方米
南山建工村改造项目建成后新增建筑面积为26.93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23万人,可提供保障性住房约3750套。规划建议新建住宅不大于90平方米/户,住宅建筑层数宜控制在18层以下,高度控制在60米以内。
规划原则上保留现有的六层及以上建筑,新增建筑以高层、小高层居住建筑为主。规划方案沿平南铁路布置8栋点式高层住宅,沿铁二路布置4栋板式小高层住宅,其他地区根据建筑拆迁保留状况,合理布置点式或板式高层住宅。方案在四兴路东侧设置独立占地幼儿园一所,四兴路西侧增设会所一个,同时,根据市政府办公会议纪要要求,在原规划预留用地范围内设置15000平方米技能培训中心一座。该小区还规划地下1~2层为停车场。
定向供给驻深施工企业
据介绍,南山建工村改造项目是对我市住房保障模式的创新与突破。南山建工村改造采用政府提供用地、企业出资建设的模式,建成以后,作为保障性住房提供给驻深企业员工,无论是建设的模式还是保障的范围,都是对我市当前住房保障体系的一次重要突破。
该项目建设由市住房和建设局组织实施,并委托由市建筑业协会组建的以南山、沙河两个建工村29家企业为股东的“项目公司”负责代建。住房的销售也由市住房和建设局组织实施,届时房屋产权归驻深29家施工企业集体所有,不得分割转让。企业拿到这部分住房后将全部以租赁方式,用于解决一部分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