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我们现住老公房六楼,上下楼很吃力,政府能否安装简易电梯,为我们这些没经济条件换房的老居民也改善住房条件?”日前,本报收到刘姓居民来信,希望多层房加装电梯列入政府实事工程。
市人大代表、市老年基金协会副秘书长卢威就在最近递交了一份《关于设法给部分老年人安装简易电梯的意见》,直陈加装电梯时面临的难点。
“民心工程”卡在资金环节
据统计,沪上1.7亿平方米普通多层住宅中,约有60%、共280万套房子无电梯。由于缺乏政策指导,资金筹集难,加装电梯一直呼声高,但实施难。
“筹集资金是目前解决旧楼加装电梯的首要问题。”卢威代表说道。
2002年闸北区陆丰小区2至4号楼加装电梯试点,成为首个“吃螃蟹”的老公房改造项目。加装电梯的费用是政府出一部分,住户出一部分,在六层楼房基础上加一层,变成七层,底楼居民搬住七楼,底楼出售给街道做老年活动之家可以获得一部分资金,然后把三部分资金凑在一起,完成了这项综合改造。多年来本市加装电梯的试点寥寥无几,最大的绊脚石卡在资金问题上。
“民心工程”也是“费心工程”,同楼住户意见通常也众口难调。一般低层住户很少乘坐电梯,高层住户使用频繁,因此就产生了费用如何分配的问题。
#p##e#资金难点不仅是一次性投入加装电梯的费用,更大的难点在于加装后的电费、维修费如何分摊?据了解,陆丰小区3楼以上每户居民每月所交电梯运营费用约10元,但是部分居民仍然表示宁愿爬楼也不愿意交这笔费用。
有专家建议,可以采取“广州模式”,在旧楼加装的电梯引进智能IC卡管理,实行谁使用谁付费的办法,解决不同楼层居民的使用费用的分摊问题。
建议政府加大投入
“政府对旧楼加装电梯应给予引导并加大投入。”卢威代表在书面意见中指出,“我们要想为百姓做好事,要把好事办好,肯定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率先示范,哪怕搞几个试点房屋,切实帮助老年人解决‘空中人’这一实际困难.。”
许多老公房居民都有申报加装电梯的意愿,但缺少“牵头人”。据很多老年居民反映,由业主自发去申报,申报过程十分繁琐,要走十多个部门,精力实在不够。卢威代表建议:希望政府能够牵头,专门协调,并出台一系列规范政策。
“尽管多层旧宅加装电梯的问题确实‘棘手’,但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购房人,终究要走向老年,多层房设置电梯将使所有的住户得到便利。”卢威代表盼望,举全市之力,解老年市民“无电梯难下楼”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