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质监局赴灾区抢修检验1161台电梯
作者: 2008-06-17 08:47:07 浏览:53
[打印]

  6月14日电 四川地震发生后,浙江省质监局紧急组织本系统及11家电梯公司、两家医用氧舱制造企业共144名抢险检修人员,于5月21日奔赴四川。他们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帮助灾区检测食品安全,解决特种设备安全问题。

  四川发生8级大地震,但并没有像俗语中说的那样“大灾之后有大疫”。安然度过抢险期的灾区,如今已井然有序地开始了重建工作。这其中,有浙江省质监局抗震救灾支援小组的一份努力。日前,赴川支援小组已回到浙江。

  回来后父母才知道他去了四川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冯维君是这次带队的负责人。出发前,正在执行任务的他匆匆回家拿了换洗衣服就走。

  年逾八旬的父母见儿子刚回来拔脚又要走,赶紧问:“你要去哪里,怎么这么急?”为了不让他们担心,冯维君抱歉地笑笑说:“去处理一件急事,一个星期左右回来,同事在楼下等着呢!”

  直到从四川归来,父母才知道真相。老人没有责怪儿子,只说:“应该的。”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的孙晓慧、嘉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中心的朱建新、金华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的骆之峰,他们的孩子即将参加高考或中考。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张亮的孩子才几个月大,宁波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的李俊宁的妻子出差在外,孩子无人照看……但是,他们已顾不上这些了,地震让大家震惊,他们想为灾区做点什么。

  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全省各地质监系统的工作人员纷纷响应,没有一个人找借口寻理由推脱的。

  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5月21日23时30分,抢险检修队伍到达成都。不顾旅途劳累,他们立即召开了会议,了解需要抢修的电梯和医用氧舱的数量、分布地址和受损情况,确定了“三先三后”的工作原则:先生活后生产、先成都后周边、先一般后重大。

  第二天早上7时,队员们兵分7路,奔赴现场,全力以赴开展工作。

  为加快抢修检验进度,队员们顾不上吃饭。饿了,吞几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喝几口矿泉水;累了,擦点清凉油接着干。

  晚上回到驻地,队员们整理工作材料,汇总抢修检测情况,每天要到凌晨三四点钟才能休息。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每天的休息时间从来没超过6个小时,但谁也没有喊苦,谁也没有叫累。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队员们的体能消耗到了极点。从一个现场转移到另一个现场的车上,就是他们最好的休息场所。

  来自嘉兴的朱建新主动申请到绵阳市,一上车就酣然入睡,上下颠簸的车子仿佛成了儿时的摇篮。到了目的地,同事好不容易把他推醒。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搓搓干涩的脸,伸了伸酸痛的身体,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了抢修检测工作中去。

  前方后方联动共同支援灾区

  抢修检测队员们在前方艰苦奋战,后方的领导和队员也时刻牵挂着他们,省质监局党委向他们发了慰问信鼓励他们。

  抢修检测队到达成都,得知电梯损坏严重,电梯的零配件极为紧缺,严重影响到抢修工作。抢修检测队连夜向省质监局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

  省质监局副局长刘援利第一时间向省应急办通报,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往省应急办协调。5月22日下午3时20分,杭州西子奥的斯电梯的4大箱重达1000公斤的零配件搭乘航班运往成都,为电梯抢修提供了物资保障。

  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队员们的足迹遍及成都、绵阳、龙泉、自贡、雅安、乐山、都江堰等地,他们全面排查、检验了1161台电梯、25台医用氧舱,免收抢修经费4453万元,顺利完成了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的任务,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尽了一份力量。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