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被喻为“可能是今年房价风向标”的“五一”楼市昨日在胶着中展开。买卖双方彼此摸底、互探虚实的“探歌”成为了小黄金周楼市的开场曲。记者发现,这场“游戏”比任何一次新政后的黄金周楼市都更充满变数。所有人心中没底、也似乎都心中有底——“政策效应究竟有多大?”“上次2007年9·27房贷新政后楼价跌了下来,但一年之后就强力反弹并再攀高峰,这不就说明广州房价跌不到哪里去嘛!”
5月1日,仍有不少新盘选择开盘,人气还算可以,但多见看楼客“眼看手未动”;市区或郊区在售盘则大多冷清,开发商也只是象征式地推些精选单位,折扣也不算太惊喜,而市民数次摸底后仍选择“潜伏”静待楼价降。
五月开市,极富博弈色彩。
市区在售盘:价太高卖得差
昨日上午,记者随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巡查市区内三个在售楼盘,基本都是冷冷清清。每个盘均检查了三四十分钟,其间只见有一两台客,甚至“吃白果”,偌大的销售大厅不见看房者。
由于价格颇高(全部均价折后都在2万以上),销售情况其实都不怎么太好。康王中路在售楼盘美荔尚筑1月底开盘至今,242套单位网签比例只有20%左右。丽海雅居3月份开盘,目前的网上签约率实际上只有25%不到。
荔湾光复北路的宏新华庭4月17日开盘时的价格是2.3万元,后来作了调整,销售情况稍为好点,现在折后均价2万元,已售出30套。
开发商:开放样板房楼盘不定价
昨日下午,记者分别到五一颇多新货推出的番禺几个楼盘,发现人气不错,其中,亚运城板块楼盘尚东尚筑和南村的雅居乐·剑桥郡都比较热闹,但在销售价格上,都只是略有“下降”,似乎并未因政策来了大幅降价。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来看楼的市民,他们大多表示抱着来看一看的心态,暂时不会出手的。场面热闹的同时,实际签约多少就难说了。
傍晚时分,记者再到白云区看盘。白云大道板块的东湖映月,昨日亮相开放样板房,试水黄金周楼市。该盘由于毗邻地铁3号线延长线龙归站,加上又是全市首个太阳能发电、中水循环系统的可实现“零公摊”的楼盘,此前,开发商一直对楼盘最后定价讳莫如深,昨日,销售人员仍然只是说,楼盘首期本月8日才发售,目前开发商未有明确售价,“不开盘我们不会公布价格,目前只能说比附近的同类型楼盘稍低一些。”看来开发商仍在试探市场反应,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轻易降价。
买家:数次看楼静待价跌
市民黄先生记不清自己第几次来美荔尚筑看楼了,“我每次经过都来问问价格,看降了没有。”黄先生直言是第二次置业,想升级换房,但房价太高了,想看看这次政策下来能否把房价给压下去,“如果没有什么效果的话,我可能要考虑赶紧入市了,以免像去年那样错过买入时机。”
来宏新华庭看楼的市民何女士表示,自己过去买了两套房都是一次性付款,所以这次准备购买第三套房,也不会需要银行按揭贷款。“我们一家三代,正好一代一套房。”在何女士眼中,西关楼是她唯一选择。“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习惯了。”她表示,当然希望房价跌得越多越好,但是中心城区毕竟没有多少新房,要跌也跌不到哪去。
在海珠区东沙街“丽海雅居”的销售现场,一位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房价还是比较贵,要等价跌一点再说。
广州市房管局物价局昨突查楼盘销售
部分楼盘房价公示不规范
昨天,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和物价局联合突查广州楼盘销售是否有违规垫付首付款、捂盘、不公示价格等行为,重点检查荔湾区、海珠区三个楼盘,发现楼盘并没有出现违规销售情况,但部分楼盘存在价格公示不规范问题。
昨日上午10时半,记者随巡查人员来到康王中路一在售楼盘“美荔尚筑”、光复北路“宏新华庭”、海珠东沙街“丽海雅居”等楼盘。“美荔尚筑”虽然有价格公示,但并没有摆在桌面上,把A4纸大小的价格公示表放在一堆公示信息的资料最后面,看楼者如不详细问,根本不知道楼盘已经公示了价格。公示的内容只有“楼层、建筑面积、套内、定价”四项。“丽海雅居”公示内容最多,但依然没有达到正规标准。
对此,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主任史小明表示,房管局会要求楼盘把价格公示表放在显眼地方,而且表格尽量做清晰一点,且要按照物价部门的标准明确每套房的面积、朝向、楼层、价格等。
检查中,并没有发现违规垫付首付款、捂盘等行为。
有城市限制楼盘销售价
广州称短期内不会仿效
拟建系统网上公示每套房价格
广州将考虑建立一个网上房价公示系统,要求楼盘公示每套房的实际房价,让开发商严格按公示价格卖楼,但暂时不会考虑限制开发商卖楼价格。价格网上公示后,开发商仍然可以自行调整。
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主任史小明透露,广州正在计划通过网络公布每套房的具体价格,房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对此斟酌了很久,目前设想是在网上让每个开发商都把自己楼盘每套房的价格公示出来,这样做既可以让消费者能够通过锁定价格范围来寻找自己满意的楼盘,而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这个价格进行跟进和管理。
但他也表示,楼市价格浮动是市场行为,并不是政府规定,因此这一房价公示系统暂定不会放到阳光家缘网签系统上,“因为这样容易让人误解这是政府公示的价格”,这一系统暂时不考虑限制开发商卖楼价格,价格网上公示后开发商仍然可以自行调整。
另外,对于日前有城市酝酿限制楼盘销售价格的做法,史小明表示,短期内广州不会仿效。
不要太信楼盘销控表
买房前可查看阳光家缘网站公布的预售信息
昨日,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联合市物价局在对部分广州在售楼盘进行专项巡查时,有市民反映:“我每次来这里看楼,销售人员都说房子快卖完了,每次都说只剩下几套单位了,但我查询阳光家缘,却还有很多单位没有卖出,但销售人员却告诉我房子已经被认购了,只是还没有签合同而已。那这样算不算捂盘啊?”记者发现,该盘也没有销控表,没有把242套批准预售的楼盘全部拿出来公示。
对此,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主任史小明表示,房管局检查楼盘是否捂盘主要看认购书有没有转化成合同书。“我们会要求开发商提供认购书资料,并跟进其转化为合同的情况,如果认购书转化为合同的比率有90%以上,这个是正常的,比率很低我们就会跟进检查。”史小明提醒消费者,不要太相信楼盘公布的销控表,市民最好在买房前要看一看阳光家缘网站公布的预售信息,这样就更真实权威,如果发现预售的房源和开发商现场销售的房源不一致,还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
“5年免息付清”压力大
建议买家考虑供楼能力,慎签合同
房贷新政出台后,广州又开始出现垫付首期款的做法。广州城郊某楼盘称可为买家垫付新增加的一成首付款,分一年内还清。而花都有楼盘更推出了“首付三成,剩余七成款项全部免息5年内分期支付”的新招。昨日,不少市民就专程为了这个挺优惠的“七成免息分期”而跑去花都看楼的。
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中心主任史小明昨日就此专门提醒消费者,楼盘推出的7成房款免息5年还的销售行为没有违规,但“七成房款分5年付清的做法,其实只是开发商把这5年里的银行利息作为让利,可以说是一种暗中降价的行为。但这样容易使购房者加重供楼压力,容易出现断供的情况。市民购房时要考虑供楼能力。”
史小明建议,市民购买这种有特殊付款方式的房子时,签合同要看清楚合同条款,比如几年后如果还不起房贷怎么办?房产证上的权属是开发商还是业主?买楼时应把列入合同中去,以免以后发生纠纷。
二手楼降10%买家不买账
昨天,记者走访广州二手楼市发现,中心城区买卖双方博弈陷入僵局。一方面是想要买楼的人不愿意出手了,等着房价降下来,另一方面是卖方不愿意作过大牺牲,降价空间有限。
买家观望,卖家也不肯“大出血”
老城区中介生意清淡
记者昨天走访了多家老区的中介,发现生意一片清淡,一些小型中介店铺更是关门休息。
据美联物业的物业顾问张先生介绍,好的二手房一放出来,几个物业顾问各约自己的几个顾客,有十多个人去看,要是以往,如果买家遇到好的就会出手,可是目前却很不吃香。好房子降价只有10%,买家就不买账,成交陷入艰难境地。
想要买房的余先生说,他很想买下天河北他看中的一套7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但他想等过一段时间,让价格从现在的105万降到九十七八万的时候再出手。因为新政策出来后,地方政府还要再制定细则,关键还是要看这些细则。尽管不少地产中介为促成生意,称广州二手楼市场泡沫不大,从长远看可能还有稍微上涨空间。
广州旺地房源紧张的局面一直没有缓解,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特别是聚集着众多省级、市级学校的路段。比如小北路,中介反映,十几年以上的二手楼也几乎售罄。一套越秀区无电梯的省级学位房,虽然已经很旧了,但还是相当于海珠区一套房龄五六年的电梯房价格。中介表示,购房者买越秀天河房,很多都考虑孩子入学问题,往往僧多粥少。许多楼宇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卖家就是坚持高价,不愿意“大出血”。
郊区房源增多成交下降跌价明显
番禺二手楼价跌声一片
随着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一些郊区的许多中介已开始积极应对新政。番禺区和白云区的房源数量增长较快,成交量却在下降。搜房网的数据显示,从4月29日到5月1日期间番禺区的房源增加超过一千套,是其他地区的两三倍。白云区紧随其后,增加了700多套。
番禺区万家物业的杨小姐向记者介绍说,这段时间来看房和来咨询的人明显减少,4月上半月的成交量是直线上升,但到下半月则明显下降,成交量只有上半月的一半不到。经历2008年10月政策影响导致的楼价跳水后,公司会跟部分楼盘较差的业主商量降价,希望用价格来吸引购买方。
据了解,广州奥林匹克花园有些房子从单价1万/平方米下降到了9000/平方米。现在跌价的,往往就是当初跟着好楼盘一起盲目涨价的质量相对较低的楼盘。番禺楼价一度被高估,现在除了一些楼龄尚短、物业服务水平高的楼盘,更多的是跌声一片。
据了解,新政当前,改善型买楼者和炒楼者都纷纷放缓了投资计划,成交量的下跌也主要来自这一部分人群。有不少购房面积在130万元以上的购买者在交了一两万元的订金之后放弃了购房计划,转而观望市场。
相较而言,刚性需求受影响很小。准备今年6月结婚的林先生就买下了洛溪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说:“虽然很多人都不急着出手了,但是好不容易遇到心仪的房子,不想再等了。”
许多中介商多表示,广州二手楼市走向虽然不明朗,但是5月是个关键时期。房价跌到多少就会保持,如何变化,5月中旬以后自会揭晓。
二手住宅成交面积4月环比降20%
市区二手楼成交价
徘徊在12000元左右
本报讯羊城晚报记者戚耀琪、实习生王嘉彤报道:有大型中介商统计,广州二手住宅成交面积4月环比降幅在20%左右,但成交价依旧在每平方米12000元左右徘徊。
中介商表示,买家的置业欲望在短时间内踩了“急刹车”,但楼价并没有因为新政而出现立竿见影的下调。
记者了解到,一些投资客由于担心后市而抓紧放盘,并且议价的空间较新政前确实有所增大,但此类放盘比例较小,仅个别案例降价幅度达到20%。
中心区的二手成交价普遍在每平方米12000元以上。
荔湾区:原芳村与老荔湾两重天
记者走访了解到,原芳村地区市场受新政影响不大,一是当地首次置业买家较多;二是当地的二手买家刚性需求比较多。
但老荔湾则是另一番景象,新政过后,成交跟随看楼客同步减少。有中介商对记者表示,现在业主的价格出现了难得的松动,幅度约在5%以内。
越秀区:学位房买家独撑大局
老城越秀在新政之后,成交量稳价升,这主要归功于区域内求学位的买家。五一前后,依旧有一些如结婚等刚性需求的买家入市。一些改善型置业者虽然仍出来看楼,但作决定的时候明显有所犹豫。
4月份越秀区二手住宅成交量逆势保持平稳。总体来看,越秀区目前二手房保持在每平方米15000元左右,且未见有松动。
海珠区:一些优质物业依然反价
海珠区收客量也在明显减少,记者走访许多中介商,对方都表示一些自住板块如赤岗等的改善型置业买家,受到首付的限制,无奈放弃了原本的置业计划。不过,一些优质物业依然反价。如中山大学校园内的房改房,30年楼龄,66平方米的2房,市场价格约130万元左右,有业主反价最高反到了160万元。
天河区:珠江新城投资客放盘增多
在商务高端板块天河北和珠江新城,投资客放盘增多,价格有10%左右的松动。中介商统计表明,天河目前成交均价约为15000元每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