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梯行业新媒体!
| [打印] |
武汉市今年规划了带电梯的人行天桥有十几部,但能否实施到位,目前还有疑问。
坐落在小东门的人行天桥是我市第一座方形人行天桥,也是我市规划的第一座带残疾人升降电梯的天桥。
天桥去年开始施工,造价约1000多万元,是普通人行天桥的2倍。这座天桥一共有4部升降电梯,每部造价约15万元。按计划,小东门天桥今年10月建成。记者昨日从业内获悉:电梯“前期不做”。
规划师介绍,“我们不主张在路口建如此大的人行天桥。但小东门与中山路相交的路口,目前是武昌交通堵点之一。
建一座人行天桥,把行人与车辆分离,可以提高路口车辆通行效率一倍以上。”
4部电梯布局在方形人行天桥的四个直角处,残疾人乘升降梯到桥上,再走到自己要抵达路口的那部电梯,下到地面。
据悉,按照国家公共建筑无障碍要求,永久性的人行天桥都必须安装残疾人升降机。规划师说,武汉市带电梯的天桥还是“零”。其中有一部分天桥不设计电梯,是受到空间制约,更多的是其他原因。
“其他原因在哪里?”业内指出,建带电梯的天桥并不难,难在后期的运营、维护和管理。桥梁管理部门对接收这样的天桥“还不适应”。光小东门一座天桥就有4部电梯,得派多少人守?如果不守,有人卸掉一个部件或在里边“扎营”,怎么办?
带电梯的天桥何时能够在武汉出生,目前还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