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梯行业新媒体!
| [打印] |
进入4月份,各地迎来了电梯采购高峰期。各大电梯品牌为了拿下更多的项目,出现在各地的电梯采购招标现场,开始新一轮的较量。
然而,对招标过程和中标结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最“大牌”的企业中标几率不是最高,而是那些具备一定实力且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投标项目的供应商中标几率更大。
比如,在天津市塘沽区回迁房117台电梯项目采购中,一共有10家供应商参与了竞标,其中有6家供应商由于没有完全响应招标文件要求被作为废标处理。洛阳市人力资源综合市场电梯项目采购中,8家供应商参与了该项目的竞争,其中,上海三菱与通力在工期上没有响应招标文件要求,提前出局。另外一家供应商经过资格审查,不符合要求,被作为无效标处理。
从被淘汰的企业来看,有的是因为技术要求不达标、有的是因为工期不符合要求,更多的是由于投标供应商的疏忽所致。
一位负责电梯采购的政府官员表示:“大的政府采购项目,不仅要对企业品牌、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更关键的是投标供应商要制作一份完善的投标文件,投标代表个人素质与专业水平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