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楼市新政一个月后广州看楼记
作者: 2010-06-07 09:45:34 浏览:63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打印]

  新政出台一个月,我依旧到处看房。最近主要集中在广州海珠区最中心的地方,围绕“昌岗路——滨江中东——宝岗大道——鹭江”一带看了若干二手房,有楼梯、有电梯,大部分楼龄在十年以上,以下信息的房源皆是本人现场考察过的真实房源,来个总结给各位一个参考。

  新政后,二手房价两边走。一边是非炒家业主开价:降幅在百分之十左右,还可以进一步讲价。我关注的前进路的一间房子,一个月三次变价,总价从一开始的108万决不松口,到最后的78万!降五、八万的更是多不胜数;另一边是投资客拉高出货:每个投资客都想在楼市上赚最后一把,让刚需成为接最后一棒的傻瓜。我经历的最精彩的莫过于一间有省级学位的房源,放出来第二天中介就通知投资客,110万买入成交,买到的第二天,该投资客就放130万出来,就等着哪个傻瓜撞上去。我看,目前多空双方的博弈空间很大,以前投资客对投资客,现在是投资客对刚需,现在的投资客主要从一手楼转向市中心的二手楼,其直指的接棒对象都是刚需消费群,因此价格也吆喝得比较高,一般都会比自住业主高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

  中介是推高楼价的幕后黑手。在与中介打交道的过程中,让我对房产中介非常不满意。首先,中介一般都会先把差的房源推荐给刚需的消费者,然后把性价比高的房源捂住,放给投资客。其次,很多中介非常没有诚信,特别是一些名气比较大的房产中介,他们与业主签订独家代理,然后在业主报价的基础上加价报给刚需消费者。再次,中介在网络上放出来的信息大多是假料,吸引购房者咨询,然后百般游说,用中介们自己的原话——“不要相信网上的消息”。

  二手房的陷阱很多。我认为,刚需们一定要做好功课,不要为了买房而盲目买房,因为以目前的租售比来说,非到不得已,租房子是非常划算的。而且租房子,万一房子有个什么问题的,可以随时换房,但是买到烂房子就头大了。我在这一个多月的看房中发现,合适的房子非常少。

  首先说说广州二手房的户型:这一个月看过的无论是电梯还是楼梯房,无论是什么位置的房子,暂时还没有看到户型十分满意的,缘由是广州大部分的房子设计都很不科学。十几、二十年前的广州很迷信香港设计师,而香港设计师很追求高容积率,就是立足香港的现状来设计广州的房子,所以往往在外部空间比如过道等地方浪费很多的空间,但是房子里边的设计确实非常不科学——比如不规则的曾经备受追捧的钻石型户型,就让室内浪费了很多的空间,而且由于不规则,室内也很难让人感觉很舒适。

  其次是环境:其实对于刚需消费者来说,买房本来就是一个信息很不对称的行为,单凭一两次的看房,是很难看到房子本身的弊病所在。比如我看过的海珠区某一省级学位小区,一共六栋电梯楼,只有三栋是有学位的,但是中介会信誓旦旦地保证都有学位。事实上,只有住在里边的人才知道,外边的三栋和里边的三栋虽然同属一个物业管理公司,但是并不属于同一街道办事处,所以外边的三栋是附近的一间市级小学学位而已,而里边有省级学位的房子无论是高层或是楼梯,我看的不下十间都是各有弊病。先说高层,我去的第一次就遭遇了电梯危机,后来下去问了一下看门的老伯,老伯说那边的电梯都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基本上是一天一坏,目前物业准备集资安装新的,每户估计要出两万(要是你不了解,可能你今天买了,明天就要多付两万元的电梯重装费)。而且高层的管理费今年要升价。小区里边的楼梯房呢,毛病更多,五楼以下低层的几乎终年不见天日,墙壁全部发霉,而且楼梯又窄又暗,高楼层的还有一些光线,但是香港设计师的垃圾螺旋梯形,爬间9楼的跟爬正常的12楼差不多。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样熬过来的。有车的还要关注车位的问题。很多的小区要不没有车位,要不就是周边车位已经爆满。但是这些问题只要是经过了中介的“金口”,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现在几乎所有的广州投资客和中介都还非常乐观,集体认为广州的楼价还会一路向上冲。我只是个观望者,但是就我看过的广州房子,对比珠三角中山和珠海的房子,甚至很近的佛山房子,广州的刚需是很可怜和可悲的,因为花了接近毕生的能量,买到的却多半会是烂房子。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