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原本以为会获得大部分人支持,连我都没想到超过一半的人反对。”昨天上午,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李绍权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今年市规划局正在制定一系列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中就包括社会普遍关心的《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规划管理办法》。但令他费解的是,在首轮网上征求意见期间,竟有50%以上的参与者对此持反对态度。(点击标题查看)
#p##e#北京市老楼加装电梯办法2010年内将出台。根据初步方案,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将从“房改房”时的售房款或住房维修资金中解决,之前需要经由全体业主的同意。
记者上午了解到,北京市住建委、市规划委、市质监局以及市公安局已联合起草了老楼加装电梯办法,目前正在汇集参与制定办法的委办局的意见,并计划征集民意后正式出台。(点击标题查看)
#p##e#近日,温州市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09年工作并对今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确定涉及旧住宅加装电梯、建筑市场监管、建筑节能、农房建设、安置房建设等的十大重点服务项目。
据悉,继市区米莉莎花苑首例电梯安装成功投入使用后,温州市今年将继续开展市区既有多层住宅的加装电梯工作试点,并争取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推进旧区改造,惠及广大住户。
建筑市场监管方面,温州市已于去年实施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并多次开展建筑施工企业用工专项检查,共汇集保障金逾1亿元,及时解决农民工工资投诉86起,涉及金额840万元。今年,温州市将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行建筑业民工工资保障金、民工工伤保险、施工现场民工工资卡等制度,严防工资拖欠。同时,温州市还将实行建筑业企业信息卡管理制度,建立企业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对存在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予以公示曝光、停止参与招投标等处理。(点击标题查看)
#p##e#佛山:旧楼加装电梯 手续繁复困难重重
距离禅城区花园二街24号我市首座旧楼加装电梯获批已过两年多,但这项被誉为解决高楼老人居家养老燃眉之急的民心工程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就禅城而言,从2007年至今仅26份申请获批,核发旧楼加装电梯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其中的利益纠葛无疑成为旧楼装电梯缓慢前行的主要原因。1户居民的反对声浪可以淹没12户居民的“搭梯”之路,旧楼加装电梯如何满足“多数人”的愿望又顾及“少数人”的分歧?所有这一切,都在老人居家电梯梦想中愈演愈迫切。
个案
一户反对“装梯”受阻
很多年前,禅城区普澜一街10号楼的大多住户就想加装电梯了。2008年,我市首座旧楼花园二街24号加装电梯获批的消息令他们喜出望外,于是去年年初,他们便同广东富士电梯公司联系,商定向市城乡规划局禅城分局申报加装电梯之事。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从申报至今已近1年,还未批准。
“加装电梯,迫在眉睫啊。”谢庆谷是10号楼6层的住户,前日,记者从他口中得知,整栋楼8层14户,都是同一单位的离退休干部,现在平均年龄70多岁,大多年迈多病、步履蹒跚。“最高寿的已有87岁,是我们工会老书记,他住在4楼,爬上爬下简直要老命。”
从2009年初向市城乡规划局禅城分局提出申请加装电梯,到现在已近1年时间了,老人们的申请仍未获批。曾为我市首座旧楼加装电梯奔走、目前又在助10号楼“搭梯”的花甲老人何世仓也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会不批呢,申报资料齐全、超过2/3的住户签名同意……难道就是仅有1户的反对?但也没有那条政策说要住户百分百同意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据10号楼的老人们介绍,全楼14户住户中,同意申报加装电梯的有12户。其中有1户不参加也不反对,另有1住户表示反对,理由是影响其中一间房的通风和采光。但老人们也认为,这已达到禅城规定的2/3以上具有产权住户同意的审批条件,于是在去年4月,大家便向市城乡规划局禅城分局(后简称“禅城分局”)加紧申报。
去年5月26日,禅城分局派专人实地勘察,对加装电梯的选址没有异议。只提出电梯位置与军分区干休所(单车房)相邻,必须取得该所同意。于是,3天后,老人们又找到该所负责人出具“同意”证明。
去年12月15日,禅城分局工作人员到10号楼张贴加装电梯审批前公示牌,公示期1个月。到了这一步,老人们开心不已,原以为“搭梯”梦想即将实现。
不料,今年1月18日,10号楼的老人们接到通知,前去禅城分局面谈,才知问题出在1户反对住户身上。“当时该局法制科的一名谢同志说,还是要先与那户反对住户沟通,说服她支持,或是适当在电梯设计上做些让步,还劝我们要有个思想准备,万一反对的那个户主提出法律诉讼,同意加装电梯的12户户主是否愿意承担责任?”
于是,老人们赶紧开会,12户户主达成一致协议:若在施工中导致该反对住户的合法权益受损,经过行政或司法机关确认,他们愿意承担补偿赔偿责任,并签名以示承诺。
2月10日,老人们向禅城分局递交了承诺签名书,并表示与反对户主再次沟通过,但仍未消除分歧。“但是该局法制科的谢同志坚持强调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对是否批准并未提及。”谢庆谷说,现在持反对意见的住户已不再跟大家沟通,但大家也不想眼睁睁看着申报将被无限期拖延下去了。
上周,老人们再次向禅城分局提出书面听证申请,希望能在听证会上寻求解决办法。
尴尬
手续繁复困难重重
在近1年的申报历程中,老人们深感申报手续繁复、费时旷日。据悉,按照禅城分局的规定,每报送一次材料或一个程序,要15个工作日才能回复,如果不合格就要重来,又是15个工作日。“我们在报送10号楼原有的建筑图纸、户主的各种证件复印件、国土局加具意见、电梯井架设计图都要往复多次,近一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谢庆谷说。
在“装梯之路”上的种种波折,又岂止是一栋的个案?不过与10号楼相比,福西二街的这栋旧楼显得幸运多了,这栋楼是在加装电梯施工两天后被“叫停”的,原因是影响绿化带。为装梯奔波一年多的住户李阿姨感到莫名其妙,“叫我们停下来的是园林部门,可之前我们已考虑到此问题,写了加装电梯后会自行将绿化搞好的保证书,并得到街道和居委会的同意批复后才动工的,怎么会这样?大家一度以为电梯又装不成了。”
李阿姨说,过了两天,又没人再来找“麻烦”了,听闻“是场误会”,搞得大家更是一头雾水。“旧楼加装电梯涉及到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真希望各个部门能更好的沟通,虽然我们的这条‘装梯之路’也走了1年多,但还算顺畅,希望今后行政审批上更加便捷,让更多高楼老人享受到这样惠民工程。”
#p##e#部门
面临更多细节问题
市城乡规划局禅城分局表示,2007年底,禅城便明确了在符合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消防安全等条件的情况下,即可申请在旧楼加装电梯。部门随后确定了“申办旧住宅楼加装电梯项目规划许可的流程”,工程报建按照“办理方案初步审批——按规定进行公示——办理规划许可”的程序进行。原本一切按照流程来走即可,但碰到“10号楼”的个案时,发现面临更多细节问题,流程显得有所阻滞。
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审批过程中,虽然同意加装的12户户主已超过条件规定的2/3以上业主,但这仅是前提条件。经过部门认真核查该反对住户的房间情况,该设计方案中加装的电梯位于其房间的正南方约两米处,遮挡了卧室南向窗的采光通风,违反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目前, 10号楼12户业主已提出听证申请,组织听证会程序现正启动。
该负责人称,当前申报旧楼加装电梯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部分居民加装电梯的要求比较迫切,加上申报条件中要求的明确土地权属、解决公共空间争议、统一住户意见等问题都比较复杂,部分市民觉得报建手续比较烦琐。为此,规划部门将进一步摸索前进,加强旧楼加装电梯审批程序的宣传工作,争取市民的理解与认同。
据记者了解,去年8月,市规划、国土、建设、财政以及法制局专门为推进旧楼加装电梯召开了建议讨论会,还专门邀请了市政协委员刘玉华和市老年学学会会长丁桂培。其中,市国土局建议对我市加装电梯的住宅土地权属问题进行分类,并明确办件要求、资料,还探讨各部门联审的可行性。市建设局表示要明确加装电梯的住宅是否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条件,对需要办理的项目提出办件要求和相关资料。市财政局探讨市区政府经费有所倾斜,法制局则对住房维修基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用于住宅加装电梯的前提条件的探讨。但目前各个部门的讨论尚未形成一个政府层面的可依循可操作的指导意见。
学者
出台政策解决分歧
市老年学学会调研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1万,约占户籍总人口的14%~15%,超过全国老年人口的比例,我市老龄化加剧。“近两年学会已接到很多高层旧住宅的老人来电来信来访,希望能在旧楼加装电梯。”丁桂培说,仅禅城区而言,1999年以前建设的9层以下住宅大都没有安装电梯,初步调查发现有700多栋,而住在这些高层旧住宅的老人不在少数。另据市城乡规划局禅城分局的统计,从2007年至今共计核发旧楼加装电梯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共计26件。这与目前已有旧楼数颇为悬殊。
据了解,去年年底广州曾出现低层住户不满旧楼加装电梯状告规划局的事件,原因即是广州市规划局核发住宅楼加建电梯许可证未经一反对住户作为利害关系人听证,该反对住户认为部门此举侵犯其知情权,又因加建电梯按规划方案实施导致家里三分之一阳台被遮挡,影响通风采光,遂起诉请求撤销加建电梯许可证。
目前,《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暂行办法》已出台,但广州市肖雄辉律师依旧对草案中的内容提出疑问:仍没明确能否以2/3业主同意就剥夺少数业主的主张?如何定义“对正常采光有较大影响”?如何补偿低层业主利益?
对此,丁桂培表示,广州的经验和教训很值得我市借鉴。“希望此事能由民间行为转化为政府行动。钱由居民出,政府来协调,各职能部门能尽量简化申请手续并对申报中的细节问题有章可循的解决,例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旧楼加装电梯存在的意见分歧、资金筹措、补偿低层业主损失等问题。”
#p##e#上海:老小区拟加装电梯
上海市一批没有安装电梯的老式公房,给住在较高楼层、腿脚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造成生活不便。为此,部分老公房居民联系开发商,决定自掏腰包安装电梯。昨天,浦东阳光三村部分要求改造的居民代表与居委会进行协商,双方约定,将就安装电梯改造一事征求所有业主的意见,若三分之二业主通过同意改造,并报批区主管部门同意后,就可实行。阳
光三村也有望成为近年来首个加装电梯改造顺利启动的老式小区。据悉,在上海,建于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老公房约有5万多幢,这些老公房大多没有电梯。
2/3业主同意改造方可实行
位于浦东杨浦大桥附近的阳光三村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式公房,其中拟加装电梯的32号楼是一梯三户的独立建筑,六层楼共18户人家,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全部居民人数的近三分之二。
从去年开始,就有居民代表各方奔走呼吁,希望通过安装电梯来解决老年人上下楼吃力的问题。去年8月,市房管局在给阳光三村32号居民代表的书面答复中表示:“多层旧住宅加装电梯对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在住房上的出行难确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我局和有关部门对多层旧住宅加装电梯的工作已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和试点。”
不过,市房管局在答复时也表示:“若阳光三村居民确有需求,需三分之二业主通过同意改造;同时另需业主关于落实改造资金和改造后的电梯运行费用达成一致意见。”居民代表周宝茂告诉记者,目前电梯的改造资金、方案都已落实,而且32号全体居民都签字同意改造,下一步将征询整个小区约650户居民的意见,只有达到三分之二或以上的业主同意,再报区主管部门批准,方能实行改造。
#p##e#将安装品牌观光电梯
电梯怎么装,是改造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昨天的协商过程中,将承担改造工程的上海安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公房加装电梯,并不是在房子旁边再装一部电梯那么简单,是相当复杂的工程。
以阳光三村32号为例,整个工程实际上有五个部分组成。当然最主要的部分还是安装电梯,而且装的还是“观光电梯”。对此,安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装透明的观光电梯主要是考虑减少对北面房屋采光的影响。电梯本身则考虑国家认可的优质品牌电梯,如三菱、奥的斯等。
由于安装电梯的需要,改造工程还要在原结构基础上扩建,每户向南扩1.5米,有一个内阳台。北面外扩与原楼梯北墙平(约1米),每户有一个北内阳台。这样有利加固原住房,又适当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此外,顶楼将加一层并且平改坡形成复式结构,四周采用防震钢框架结构。
根据开发商与居民草拟的协议,改造工程费用业主不需出资,但是加层的面积归开发商所有。开发商将为业主办妥换发扩建面积后的房屋产权新证。而每户扩建的面积,则暂按每平方米2000元支付。这笔款项将被放入公共账户,等改造工程完成、新产证到手后再划给开发商。
三至六楼居民逐层分摊电费
以往老公房在安装电梯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住在一、二楼的居民从安装电梯中获益较少,如何均衡他们的利益,一、二楼居民是否要承担电梯的运行费用成了摆在改造项目组织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阳光三村32号的改造方案中,明确提出,一、二楼的居民不需要支付电梯的运行电费。居民代表季先生给了记者一份“每月电梯运行费分担方案”,记者看到,居民已对每月可能产生的费用做了详细的计算。假设每月电梯运行消耗电费为180元,一、二楼居民一分钱都不用掏,三至六楼居民则逐层分摊,住得越高,则需要支付的电费也越高。如三楼每户每月需承担10元,总计30元。六楼每户每月需付14元,总计42元。如果电费超过180元的话,则各家人家需承担的费用也相应提高。
#p##e#厦门:老旧住宅可申请加装电梯
厦门市范围内的老旧住宅,只要房屋具备安全使用条件,且加装电梯用地在原住宅产权红线内的,即日起可申请加装电梯。
日前,市建设与管理局、市规划局、市国土房产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是为了改善老旧住宅区的居住品质,适应老、弱、病、残对生活起居、出行的需求。
思明区、湖里区的业主在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岛外各区业主在区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记者了解到,加装电梯应以梯号为单位申请,申请加装电梯应当经本梯号房屋的业主一致书面同意,单位产权的还需单位法人书面同意。同时,上述业主的书面同意文件,应提供产权证与身份证作为附件,也可以由公证机关提供公证文书。
经房屋所有业主书面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房改房原售房单位、建筑企业、电梯生产、安装企业可作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工程报建、设备采购、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业主也可以自行组织承担上述工作。
建设单位或业主完成报建手续后应在所在幢号的梯位公示7日。
意见指出,加装电梯的建筑立面应与原建筑相协调。加装电梯后住宅达不到规划、结构、防火等设计规范要求,不得加装电梯,对毗邻住宅的通风、采光等使用功能可能造成影响的,须征求相关权益人的意见。
因加装电梯后新增产权面积作为本梯号的全体业主共有,不再调整各分户业主的产权面积;新增容积率部分地价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加装电梯费用
三种出资方式供业主选择
有关负责人说,加装电梯的费用可按有关规定由多种方式筹集。可以由房屋所有权人按照楼层的受益、影响等因素协商分摊系数后共同出资;也可以动用专有部分的房屋维修金,已售公房提取的房屋维修金;还可以使用专有部分业主的住房公积金。
加装电梯的梯号业主应该就出资额、维护、养护分摊及对部分受到采光、通风影响业主的适应补偿等其他事项达成书面协议。业主可自行协商出资比例,也可参照以下方式:以第三层为参数1,第二层为0.5,第一层为零,从第四层开始每增加一个楼层提高0.1个系数,即第四层1.1,第五层1.2,第六层1.3,并依此类推。
#p##e#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但是在绝大多数老式多层房住宅,人们则享受不到电梯的便利。市民张女士来电反映,她所住的笔架山庄是一个老住宅区,一直都没有电梯,这里的住房基本都是8层高的,年轻人上上下下都会累得气喘吁吁,老年人就更不方便了。每次家里老人要出去散散步都会很担心,怕他们摔着。记者了解到,像张小姐这样家中有老人的旧楼高层住户,都热切希望逐渐推进给旧楼加装电梯的政策,以方便居民出行。
据了解,深圳市未设置电梯的多层住宅大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7至8层住宅,大部分又是政府统建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住房。因此,解决多层住宅没有电梯的问题是利民、便民、惠民的大事。然而,多层加装电梯工作在深圳的进展相当缓慢。(点击标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