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通力电梯发展史
作者: 2010-07-28 10:32:39 浏览:669
[打印]

通力发展历史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工程公司,通力的业务范围覆盖了纺织、医疗设备、液压管道系统设计等不同的领域,电梯和自动扶梯业务始终是通力的主要业务。

  近百年的时间里,通力公司充分证明了自己接受挑战、创造机会、寻求发展的能力。同一个家族的四代人掌管经营着通力,这种稳定的权利结构为通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1910-1932 
开始创业

  通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10月27日,那时,它是Gottfr Stromberg Oy公司的一个电气修理车间。后来,Stromberg由代理瑞典Graham Brothers公司的电梯业务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公司-通力。1917年通力结束了与Graham Brothers的协议,通力只售出了少量电梯。

早期的通力

1918年,拥有50名雇员的通力公司开始制造和安装它自己的第一台电梯。六年后的1924年,哈雷德赫林从Strömberg买下了通力,并成为Strömberg公司总裁及董事局主席。1928年,哈雷德赫林之子赫基赫林进入通力公司,主管技术。在最初的发展阶段,通力买下了位于赫尔辛基Haapaniemi大街的一家人造黄油工厂,将其改造成电梯工厂。

1930年,通力完成了其第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订单,向赫尔辛基Stockmann百货商场交付了五台电梯及第一台自动扶梯。1932年,赫基赫林成为通力公司总裁。

1930年,通力第一台自动扶梯在芬兰赫尔辛基Stockmann百货商场安装。

1933-1987 
  在赫基赫林的带领下,通力逐步成为一流的工程和服务公司。1957年,通力的第一个国外分支机构- AB KONE Hissar在瑞典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芬兰政府要求通力捐献电梯、起重机和电动曳引机,作为对苏联的战争赔款。通力藉此扩大了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工艺,适应了严格的制造计划。

1950年,通力推出其第一台群控、自动门液压电梯。1964年,赫基赫林把公司总裁职位转给其子沛卡赫林,沛卡自1958年以来一直担任行政总监。

在收购中成长

1966年,通力在芬兰海芬卡开办一家新的专门制造电梯的工厂。在随后的一年里,通力股票在赫尔辛基股票交易所上市。接着,通过收购瑞典Asea-Graham及其挪威和丹麦子公司,通力迈出了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

在1970年到1980年之间,通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收购比自己更大、历史更悠久的公司扩大了通力的影响,把通力公司提升到市场主导的地位。

在多元经营中成长

  通力的发展不仅仅限于电梯方面。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曳引机、电子医疗设备及实验仪器制造商之一。

1982年兼并Navire Cargo Gear及一年后对MacGregor公司的兼并使得通力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船运货物搬运设备公司。公司向全球客户提供包括用于制造纸浆纸张机器的木材处理设备、液压管道系统、采矿设备及传送机器,以及铸造设备。

1987年,在担任了60年的通力公司董事和46年的董事局主席后,赫基赫林先生退休。由于芬兰法律规定一人不可同时兼任公司总裁和董事局主席,沛卡赫林将总裁职位转让给马提马厅沛罗,马提马厅沛罗是55年内第一位非赫林家族成员的总裁。

1988-2010 
加强电梯业务

1987年,通力公司业务大发展。但是1990年通力面临全球经济萧条。通力的应对措施是在1993年放弃了船舶货物处理业务;1994年放弃起重机、木材处理和管道系统业务;1995年放弃铸造和电子医疗设备业务,仅保留电梯和自动扶梯业务。

巩固地位

  通力开始加强其作为全球电梯和自动扶梯供应商的地位。

  通力迈出的第一步是于1994年收购了美国Montgomery公司,使通力成为北美最大的电梯供应商。
  第二步是收买了其德国合作公司O&K Rolltreppen GmbH的全部股份。这次兼并,加上Montgomery公司在电扶梯方面的力量,使得通力公司成为全世界主要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供应商。
  第三个举措是1998年通力投资29,000,000美元在中国昆山建造了电梯及自动扶梯工厂,以加强其亚洲市场。
1996年,通力推出革命性的EcoDisc®碟式马达和以此为基础的KONE MonoSpace®无机房电梯概念。

  直到21世纪初,通力的竞争对手才开始在市场上销售他们自己的无机房电梯。

有效的联盟

  战略结盟是通力加强其竞争力的一条成功道路。合作伙伴关系存在于通力业务的方方面面。

1985 – 通过收购Montgomery电梯公司在加拿大的分支机构,通力与美国Montgomery公司结成了联盟。联盟促成了1994年通力最终完全收购Montgomery公司。
1995 – 一个重要的联盟在通力与MacGregor公司之间形成,共同为解决现代豪华游轮上的乘客交通问题提供理想的电梯。这个联盟占据了高度专业化的全球船用电梯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1998 – 通力与日本东芝公司结成了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联盟。
2001 – 通力与东芝之间的联盟因签订了一项历史性的协议而得以进一步加强,协议包括互相持股,授权东芝利用通力MonoSpace®无机房技术制造自己的无机房电梯。
第四代管理人

1996年,赫林安被任命为通力公司首席执行官及董事局副主席。自此,赫林家族第四代开始影响通力业务长期的发展。

2003年4月4日,沛卡赫林因病去世。同年6月18日,赫林安被任命为董事局主席。

自动门业务

  到2000初,电梯业务的合并达到了一定程度,在欧洲和美国独立的中型企业已经很少了。很多市场的建设项目趋于稳定,而旧建筑中设备的老化将掀起的更新改造热潮也比预期的缓慢许多。

  和电梯业务不同,通力从1980年在法国进入自动门服务行业后尚未经历过这样的合并。然而,自动门业务的技能要求和电梯行业类似,大多数客户也是相同的。通力制定了一些收购和联盟战略,不久就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领导者。

原料处理

  2002年,通力收购了Partek公司,Partek是芬兰一家工业工程公司,它的净销售额与通力相当。Partek的业务专注在集装箱运输,装卸运输,森林机械和拖拉机。通力的材料运输部分因此也包含了Partek的业务范围。

  2003年,通力决定把重点放在集装箱运输、货物运输上,出售其森林机械及拖拉机的业务。随着通力材料运输系统的巨大转型。2004年1月,Kone Cargotec成立,涵盖Kalmar(集装箱运输)和Hiab(货物运输)。

  2004年底,通力Cargotec收购了MacGREGOR,一家全球性海运业务服务商。由此,通力Cargotec在不仅是集装箱运输和货物运输市场领导者,还占领了船务运输的主要市场。

拆分

  2004年8月,为了实现股东的利润最大化,通力董事会发布了一项计划,从2005年6月起,通力将被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在赫尔辛基的证券交易市场上市。按照计划,其中一个公司以通力集团的名称继续运作通力现有的电梯、扶梯和自动门业务,另一个公司以Cargotec的名称运作通力货物运输业务。2004年12月,股东大会上批准了此项拆分计划。2005年6月拆分如期完成。

马蒂•阿拉霍达成为通力总裁

  马蒂•阿拉霍达成为通力总裁是通力最近发生的大事。Partek收购带来的注意力分散和Cargotec的脱离已经成为过去。通力依然赢利,但很多关键指标已经滑到行业领先者之后。

  马蒂 着手精简组织架构,全面提升业绩。他让主要的管理人员参与确立通力的愿景和价值观。他确立了“通力方式”流程,将通力的关键流程定义为客户、交付、维保、创造解决方案和管理与支持。管理团队开始将关键开发项目规范起来,定期发布进展报告。

  自2005年起,通力在公司发展和利润率改善方面都优于竞争对手。 通力已经在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奠定了主要参与者的地位,并巩固了在传统市场上的地位。自推出EcoDisc®碟式马达之后,通力就被推崇为技术领先者。

  通力已经走过了漫长的100年,从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小机械厂作为起点,到今天,她已经成为一个市值40亿欧元的公司,拥有员工35000人,在全球除南美之外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今天,通力满怀骄傲地回顾其历史,并满怀信心和热情地展望未来。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