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广州旧楼装旧楼 成功案例剖析
作者: 2010-07-30 08:46:38 浏览:63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

  从广州目前旧楼加装电梯的情况看,“高层受益、低层受损”是旧楼装电梯难推进的主要矛盾所在。但尽管如此,仍有华南农业大学茶山小区、江南西紫山大街11号住宅、丽江花园 (论坛 新闻)丽茵楼2座等成功案例。

  这些楼宇成功安装电梯的经验,值得总结学习。

  “华农模式”是单位作主导

  华南农业大学茶山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中的“华农模式”颇值得其他类似住宅小区借鉴。主要有以下八大特点:

  一是单位给予经济支持。电梯加装的工程勘探、设计、报建以及管线迁移等费用,由学校住房维修基金支付。二是无需业主跑腿。学校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加装电梯的工程项目申报等,全由工作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三是业委会、学校离退休协会发挥协调作用。四是解决了通风、采光问题,专门请来设计单位,把电梯管井适当向外延,设置候梯间,并在两侧开窗,结果甚至比原来的楼梯间采光通风还好。五是解决低层住户噪音问题,把防盗门改为缓冲式,关闭时只有轻轻的“咔”一声,比不加电梯前的防盗门关门声音还要小。六是解决低层住户经济补偿问题,对低层住户实行特别优惠,一层住户不列入分摊范围,只需一次过交500元,日后的电费和维护费概不分摊,照样分得电梯管井的房产分摊面积。七是对反对者不敌对。方案对未出资参与户,敞开大门欢迎他们随时加入,规定5年内加入,仍按现在的费用交费。有一梯原来只有6户出资参与,等电梯交付使用后,紧跟着就新加入6户,原来负担6万多元的4户,各被退回2万余元。八是尊重个体要求,不搞一刀切。每个加建梯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的是开在北面,有的首层开两个门,没有搞一刀切,尊重各梯住户的利益与个性化需求。

  “紫山模式”关键业主不怕烦

  相对于有学校牵头的华农茶山小区,很多老旧的楼梯楼只能靠业主自己。比如去年成功安装电梯,成为旧楼装电梯典范工程的江南西紫山大街旧楼,就是几个牵头业主奔波了4年半的结果。据了解,江南西紫山大街11号楼仅在业主达成一致意见上,就耗费了半年多时间,最后虽然大楼所有住户都同意装电梯,但只有11户愿意出资,电梯只能选择IC卡开门。之后,就是到市规划局进行报批,手续也相当复杂。总算拿到建设工程许可证后,紫山大街11号楼筹建组又得寻找施工队和购买电梯,总计花费近40万元。最终,紫山大街11号楼的住户中,最多出资4.3万元,最少的出资3.7万元,电梯的使用维护费和电费将由各户平摊。紫山大街11号筹建组的付伯建议,旧楼装电梯应先找技术人员看楼宇环境能不能安装电梯,然后再做住户的工作,再去报建,这样效率高。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