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达城高楼时代的电梯安全
作者: 2010-08-10 08:28:22 浏览:106
[打印]

  眼下,达城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高楼时代已经来临,与之伴生的电梯给达城人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恐惧—— 2004年初,江洲大厦电梯出现质量故障,五六名业主被困其中;2005年1月,年仅5岁的小男孩命殒达城某大楼电梯中。事故发生后,开发商赔偿了18万元的损失,男孩的意外死亡使电梯得以更换;2006年年底,都市花园A幢楼电梯突然发生瞬间坠落事故,造成两人受伤,其中一人右腿粉碎性骨折……近年来,发生在达城的一起起电梯伤人、困人、不平层等突发事件,在给亲历者留下身心伤害时,也让人对电梯的安检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度。

  A隐患一:电梯老龄化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监科的数据显示,目前达州市共有电梯使用单位372家,在用电梯近1200台。自2006年以来,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虽然总体情况尚可,但它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视。
  据了解,达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电梯。达州的第一部电梯,当数原川纺集团达州纺织厂的一部载货电梯。从1970年至2008年“退休”,这部电梯整整使用了38年。天府药业的一部载货电梯是上世纪80年代的“古董”,目前仍在使用。事实上,我市不少电梯进入老龄的问题已成为威胁电梯安全的一大隐患。
  前段时间到市内某医院看望朋友的李先生曾亲身经历了“电梯惊魂”。“我从楼上乘电梯准备下楼,没想到电梯一开动便剧烈地抖动,从13楼直接抖到了10楼,差点没把我吓死。”那次经历至今仍让李先生十分后怕,他说,从电梯里出来后半天也没回过神来,第一反应是又地震了。后来才知道是电梯出了问题。
  近日,一读者向本报记者反映,她所居住的位于通川区朝阳路某大楼,电梯停摆已近半月,在炎炎夏日里,近30户居民只能步行上下楼。记者随后找到该大楼的物管人员,该物管人员称,大楼的电梯若要维修好,费用分摊到每个用户的头上大概不下于7千,由于金额太大,用户们都不愿分摊,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维保人员也告诉记者,如果每户人家只交三四千元他们是可以修理,但无法保障电梯的安全,出了事他们不负责。要彻底解决问题,只有重新更换。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定,电梯每月至少要有两次的维保,除了这笔费用,大修或更换的费用分摊到每个用户的头上也不是个小数目,且要让每位用户的意见达成一致又是一件难事。
  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监所工作人员介绍,电梯的使用寿命到底是多少年目前并无硬性规定,主要根据它的使用频率、维保管理程度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来说,一台电梯使用年限是15——20年。在每年一次对电梯的定检中,老电梯的安全装置经过检验能不能达到要求,会通知使用单位停止使用或重新改造。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达城部分老化的电梯已停止运行,很多在用的老化电梯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大修或更换,只能一再地进行改造。而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仿佛成了一个不知何时引爆的炸弹,让使用者无不提心吊胆。

#p##e#

  B隐患二:“空头”维保

  今年1月25日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电梯安全工作的专项行动,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两家使用单位、两家电梯安装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对4家应急反应迟缓,维保质量差的电梯维保单位,建议使用单位终止维保合同,重新聘用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对1例电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使用单位拒不执行有关规定的行为及时上报了当地政府。
  电梯的大量使用让无数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及维保企业涌入达州,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低下,维保服务不到位的事情时有发生。记者调查了解到,我市部分电梯维保企业在达州仅仅是“挂牌公司”,实际上是个人借用甚至冒用公司资质从事维保工作;部分外来安装单位安装验收完电梯后,就撤出达州,根本不履行免费保养期维保义务。
  市质监局特监所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杜绝此类现象,他们要求凡在我市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在业务开展前将安装、改造、维修相关见证材料报市局特监科备案。另外,其作业人员、办公场所、施工设备也必须通过评审。资料审核和现场评审不合格的,将不得在达州从事电梯日常维保工作。目前,我市从事电梯日常维保的单位共计30家,其中本地企业3家。
  同时,由于维保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采取低价位承揽业务成了竞争的一个手段。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低价格是难以承担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来完成检验的项目的,其产生的必然后果就是偷工减料,电梯出现故障或事故在所难免。

  C隐患三:管理不善

  记者了解到,达城一些老住宅小区和新建成的小区由于没有物管或物管不到位,导致电梯的管理成了真空地带。
  超载是电梯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一般来说,每台质量过关的电梯都设有超载警示开关,超员会发出警报,但这并不表明有百分之百的安全。如果电梯超载警示坏了或灵敏度不够、线路板出现问题等都可能出现不敢设想的后果。此外,载人电梯当做货运电梯使用也是一个常见现象。记者所居住的小区里,常看到许多刚进场装修的住户运送建材、建筑垃圾、家具等使用载人电梯,这种行为都可能出现负荷过重、垃圾掉入轨道等危险,引发电梯故障。但物管除了偶尔制止外并无更多的措施。而且,目前我市的物管企业很少配备经过培训的电梯管理人员,对于电梯困人等突发事件缺少应急处理能力。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达城某单位的电梯隔上一段时间便会“发病”将人困在里面,在这种情况下,乘者的第一反应是摁响警铃,单位的保安人员则拿起工具撬开门救人。其实,这种处理方式是极为不当的。如果保安或者物管是经过专业培训的电梯管理人员,选择某种救援方式无可厚非,但如果非专业人员采取一种非专业的手段来救人,不但可能出现负面效果,而且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正确的方式是按响警铃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我们在生活中也时常会看到强行阻止正在开或关门的电梯的动作,这些行为也会让电梯“很受伤”。

  D警示:出了故障别惊慌

  市消防支队提醒市民,在乘坐电梯时,一定要看电梯里的安全合格标志是否过期。出现关人、溜梯、冲顶、夹人、伤人等常见故障时切记不要惊慌,自行扒门。一定要保持冷静,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办法进行求援;被困者要保持镇静,做屈膝下蹲动作,踮起脚尖,以减轻对电梯应急的不适应,减轻缓冲压力;并且与电梯轿厢内或已开启的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听从管理人员指挥,在救援人员尚未到达现场前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甚至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厢外。如果无法与监控中心或维修部门取得联系,被困人员要继续按警铃,并大声呼救,以便与外界取得联系。解救过程中,被困者也要配合,将身体贴近轿厢壁,直至脱困。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