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楼市调控政策再一次强化,如监管机构日前通知商业银行暂停对京、沪、深、杭、渝等地提供三套及以上住房的按揭贷款,并启动了新一轮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要求商业银行预设最极端跌幅达60%;国土部门联合银监会对全国闲置土地项目进行集中整治,并排查闲置土地的信贷风险等。我们认为,鉴于房地产中长期供求形势仍相当严峻,非短期可以扭转,再考虑到国内的流动性环境仍较宽松,房地产市场下行空间并不大,年末有望实现软着陆。
调控政策继续强化
始自4月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如今年以来持续快速上升的房价得到了遏制,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降0.1%,但是面对房地产调控对于经济产生的负面作用已现,下半年经济可能加剧下滑的形势,部分既得利益主体开始憧憬政府放松过于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以刺激房地产投资和消费,遏制经济的下滑。
我们注意到,4月以来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如许多地方政府并未明确出台房地产调控的具体实施细则,部分热点地区的商业银行也未对三套房贷严格禁止,由此也就造成近期楼市在政策放松预期下初显异动之相,如7月主要城市的交易量出现回升,部分地区再次出现价格上涨。
这无疑是对中央调控房地产决心的挑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日前再次指出,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而与此相适应的是,各部门也再次强化地产调控措施,如针对需求方投资人的信贷需求调控,针对房地产供给方房产商的土地和信贷调控。这一系列举措无疑进一步显现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坚决态度,它有助于稳定政策调控预期,消除既得利益者的博弈空间,以更好地实现政策目的,如开发商将不得不加快推盘力度,刚性购房者可以有更多的余地持币待购,最终房地产市场将可以在一个更合理的价格区间实现量价均衡。
供求形势严峻
我们认为,市场均衡不会在价格大幅度下跌后形成,鉴于我国楼市中长期面临的严峻供求形势,价格的小幅度回落就可以促成。
2000年至2009年期间,土地购置面积、完成开发面积、竣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增速总体上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其中,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从2000年的41.9%回落至2009年的-18.9%,完成开发面积增速从2000年的40.9%回落至2009年的-19.9%,竣工面积增速从2003年的21.5%回落至2009年的5.5%,施工面积增速从2003年的26%回落至2009年的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