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电梯好比“楼内的空中客车”,福州每年新增电梯3000台,而市质监系统在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仅23人。由于缺乏定期保养和专业的维修监管人员,电梯困人事故时有发生。
电梯安全问题引起了市人大代表金建琳等人的关注,回应年初代表们在市人代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强对高层电梯质量监管的建议》,市质监部门透露了一个好消息——《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规定》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现正在征求意见,电梯监管可望有规可循。
电梯安全隐患引发代表关注
金建琳等5名代表在建议中指出,近几年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保有量逐年增多,电梯事故时有发生,轻则关人,重则伤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物业部门管理不够,没有执行电梯管理法规,没有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保养;物业电梯维修人员或厂家的维修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较差,只能对简单的电路问题进行维修,不能在定期检查时预先发现电梯故障,不能及时维修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高层电梯也是一种交通工具,也应有使用期限,到期就该报废。
代表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对电梯质量的监管,严格执行国家质检认证制度,对在用电梯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严格执行电梯管理法规,定期对高层电梯进行检修、维护、保养,覆盖面必须达到100%;物业部门负责电梯检修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电梯监管存在现实困难
记者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给代表建议的回复中了解到,该市电梯监管存在三大现实困难,而这种情况在全省也很普遍。
首先,物业管理公司是否是电梯的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数量如何、电梯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
其次,电梯专业监管人员严重短缺。据统计,截至去年底,该市在册电梯数17520台,在用数16689台。近3年来,全市电梯每年均新增3000台左右,但市质监系统在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仅23人。监管电梯并不是这23人的唯一工作,他们还要负责监管数量众多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
最后,无物业管理的电梯状况堪忧。这些住宅小区、写字楼的电梯无人管理,造成无人对电梯进行巡视、电梯档案丢失、不申报电梯年检等情况,对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工作缺乏监督,在电梯出现故障时也无人组织应急救援。
加强电梯监管还须有规可循
对于电梯安全管理问题,记者从省质监部门了解到,去年8月1日起,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已开始实施,对电梯的保养项目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月、季度、半年、年度保养。
按照这个规则,省市质监部门纷纷就加强电梯安全使用出台措施,比如免费加贴安全警示标志、加装紧急报警装置、推广电梯内手机信号覆盖、建立重点使用单位信息库、开展电梯安全教育进社区等。目前,电梯内手机信号覆盖率全省已达93.9%,其中该市约达92%。
记者还了解到,去年我省成立了电梯故障协调处理小组,省质监局特检院一年共接到故障困人救援电话140多个,其中约有一半发生在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表示,将采纳人大代表的建议并认真实施国家技术规范,今年将加强对电梯维保单位的抽查和监管,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和维护保养的违规单位和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对于电梯监管存在的现实困难,他们已向省质监局和市政府作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