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房地产调控究竟以谁为重
作者: 2010-08-23 15:01:15 浏览:64
信息来源:东方网
[打印]

  最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的一番话再度引发热议:在前日召开的“2010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他表示:“建议目前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政策,中房协就此在7月份时已多次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

  作为行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代表的是房地产商的利益,其向政府有关反映问题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希望借此消息来“兴风作浪”一番呢?从上周的沪深股市表现来看,房地产股明显扮演者“救世主”的角色,而朱中一的这番话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朱中一的此次表述,并没有太多创新之处,其认为,在目前的调控新政下,土地购置、开发投资等指标均在下降,波及房地产上下游产业;房屋交易量在迅速下滑;有效供给减少,房租价格的迅速上涨;土地供应不足和开发商拿地不积极,将可能成为影响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大问题;地方土地财政下降影响到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展等等,无疑又是拿中国经济的未来去“绑架”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实际也涉及到房地产调控的深层次话题,就是房地产调控究竟以谁为重。

  对于高房价的危害,想必许多人都非常清楚,特别是对于中国经济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否则也不会出台这么多的调控政策。但现在的问题是,一旦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之后出现了僵持的走势,往往有人会借着中国经济来说话。他们的观点是,房地产市场的萎缩,会导致相关行业的不景气,并最终影响到中国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价格在一次次调控之后惯性走高的重要原因。但他们是否想过,当房地产调控一次次以房价上涨告终的时候,老百姓的利益无疑一次次受到打击,其对于中国经济的负面会更大呢?

  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储蓄,一直被看作是一种美德。但事实上,高储蓄率正越来越向高负债率进行转变。当许多人在下决心买房的时候,他们以往的储蓄不仅将在首付面前变得“微不足道”,更要承担起巨额的还贷压力,其结果势必是消费能力的大大下降。同时,财富的转移,也将使得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其危害绝对比房价下跌之后,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更大。

  房地产调控既要避免矫枉过正,但更要避免“越调越高”,在一次次调控中,使得老百姓对于房价下跌的期望逐渐丧失,这无疑将危害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房地产调控应该以老百姓为重,调控的力度也应该从老百姓的满足度出发。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