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梯不安全 谁来负责?
作者: 2010-08-31 12:09:35 浏览:92
信息来源:华商网
[打印]

  沈阳住宅电梯目前存在三大问题,安全检验合格证缺失或过期;维护保养不及时;电梯内的呼叫铃形同虚设等问题困扰居民。而“无证上岗”的电梯成了难题,这背后究竟是一些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电梯有了,但使用起来却始终让人提心吊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电梯不安全?谁又该为电梯安全负责呢?

物业:都因为电梯费难收缴

  一般情况下,电梯的生产与销售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审批手续。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电梯依然出现意想不到的故障?

  对此疑问,沈阳市皇姑区一小区的物业经理认为:“电梯维保费用是在物业费中的,而现实情况是,一些新建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费不能适时提高,这给物业管理的资金运作能力带来了影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物业部门谈到有关电梯费时,大多物业都在大吐苦水。

  鑫顺物业有限公司的马经理告诉记者:克俭地区原共有48部电梯,现在仅剩28部,而且大部分处于“带病”运作。这些电梯的破坏,一个是人为破坏,一个是电梯部件已经老化。而恢复电梯的使用,一部至少需要1.5万元左右的费用,让物业公司望而却步。

  马经理记着小区电梯的消费账目,“该小区每年居民上缴的电梯费是28万,而电梯电费就要花掉近60万元,加上每月的维保费每部电梯按200元算的话,一个月约6000元,一年就是7.2万。”他坦白地说:“电梯年检是2009年9月份到期,物业实在没有能力进行电梯年检了。”

  在怒江广场附近的高层小区里,电梯管理员肖阿姨告诉记者,7层以下的居民很少交电梯费,宁可爬楼梯也不交费,所以,乘坐电梯费的钱根本收不上来。

业内:管理混乱也是原因

  “电梯不年检、不维保,并不全都因为资金问题。”沈阳市一家知名电梯品牌厂家的工作人员表示,也有物业的主观原因。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这样几种情况。

  比如,小区物业为了节省资金,会在与维保单位签订合同时,故意将维保周期延长至一两个月甚至更长,一些品牌影响力较弱的维保单位为了眼前利益,可能会与物业达成默契。

  一些频繁更换物业的小区,因为长期没有年检,新物业接手时,如果年检则需要缴纳滞纳金和整改费用,为了节省这部分钱,物业就和一些没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达成协议,电梯出故障才来维修。

  有的物业公司并不是没钱,而是赖着不交,这对居民是不负责任的。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沈阳目前有资质的维保单位大概有100家。一些没有资质的维保单位比正规的费用至少降低50%,但维护的技术手段和维保质量肯定不如正规厂家。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物业管理混乱也会直接影响到电梯安全。

设立电梯维修基金

  “不能因为没有钱,就能拿老百姓的生命开玩笑。”

  沈阳市物业协会会长刘刚表示,不能让资金问题成为阻碍电梯安全运行的条件。对于经营不善,没有经营能力的物业要坚决进行整改。

  刘刚表示,电梯坏了以后,只要涉及该电梯2/3以上的住户同意,就可以启用维修基金,由业主委员会向物业申请。没有业主委员会的,可由物业或房屋管理单位申请。

  相关部门的专家还建议设立长效的“电梯维修基金”,这样,一些弃管物业小区或者是资金短缺的部门可以启用电梯维修基金,保证居民安全出行。

  据国内媒体报道,此前,青岛政协委员曾建议,制定相关的法规规定开发商对所开发项目涉及的电梯的免费维保期限。同时相关建管部门应责成开发商在开发资金中预留电梯维护费用专项资金,以保证电梯在过了维保期后正常维护。

  如果设立电梯专项维护基金,最好增设“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由该中心具体负责全市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并建立维修资金电子信息查询系统,增加监管透明度。

       评论:何止是沈阳电梯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仅凭物业、用户、政府等,不管哪一方面单独处理都是不到位的,用户的正确使用,物业的正常维修保养、政府的正确监管放在一起才能使电梯减少事故的发生,才能使大家用的放心。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