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武汉市作为中部崛起的支点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梁,其经济和房地产发展一直处于中部省会城市前列。但是由于山水相隔,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块状而非圈状分布,再加上房地产区位的不可移动性,因此,在武汉市房地产投资中,必须考虑各区域实际情况。本章从中心城区相关数据出发,设定房地产发展重点指标,综合评价各区域主要特点和投资优劣势。
房地产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为充分说明、适度简化和避免单个指标解释的充足性和牵连性问题,本文抽取2009年度武汉市重点区域影响房地产投资的7个主要指标(销售套数、新增供应套数、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地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平均商品住宅成交总价、人均可支配收入、二手住房成交均价),组合成相对独立的4个综合性评价指标:X1:销供比,X2:房价地价比,X3:收入房价比,X4:折价率,分别反映各区域房地产投资的销售、利润、购买力和性价比等涉及投资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四个方面。
X1销供比=区域销售面积/区域新增供应面积,X2房价地价比=区域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区域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X3收入房价比=(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3)/(区域商品住宅成交均价×90),X4折价率=区域二手住宅成交均价/区域商品住宅成交均价。





江岸区
江岸区在销供比排名倒数第二,反映出本区域市场供需状况比较均衡。房价地价比排名第一,当房价上涨的空间有限而地价偏高时,这就对该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更高。虽然本区域的人均收入较高,但房价所处的位置更高,区域内购买力稍显不足。在折价率上排名倒数第一,因此投资风险较大。总的来说,在地块选择的局限性和争夺的激烈度方面未来江岸区将更加明显。
江汉区
江汉区在销供比上排名比较靠后,市场上供需状况比较均衡。在房价地价比上位置适中,主要是2009年江汉区出让地块有限且地价较高。在收入房价比上和折价率上也比较靠后,房价相对于区域人均收入偏高,由于区域内板块差异较大和二手房建筑年代更长久,综合二手房和新房价差较大。综合来看,投资价值风险趋大比较明显。
硚口区
硚口区在2009年市场上供需失衡现象严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在销供比图上排在第一位。在房价地价比上该区域排名比较靠后,主要是该区域的房价温和,作为热点板块该区域地块出让在市场上竞争激烈,地价也呈快速走高的趋势。由于该区域房地产发展时间较短,新旧房差价较小。而且在房地产发展的强劲冲击下,房价增长较快,与收入增长情况形成一定反差。但总的来说,该区域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汉阳区
汉阳区在销供比上排名比较低,主要是2009年该区域在销售和供给量方面均比较大。受该区域土地供应量大,地价相对于房价相对较低,所以房价地价比位置比较靠前。从购买力上讲,本区域潜在消费能力较强,因此收入房价比上排名也比较高。由于汉阳区承接着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相当部分的住房消费需求。综合分析来看,该区域的投资价值也比较高。
武昌区
武昌区2009年市场上销量非常大,供应量明显不足,导致该区域市场供需失衡现象严重,在销供比上处于第二位。但在其他几个指标上排名均比较低,由于需求、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本区域地块更受青睐,地价也较高。在城市建设方面本区域受到了重视,市政投资较大,过江隧道、地铁、大东湖生态水网、集中供暖制冷工程、武昌以及道路和立交桥的项目均在稳步推进,城市面貌得到改善,投资环境得到优化,增加了房地产投资价值。
洪山区
洪山区在各项指标上均比较适中,主要是该区域2009年市场供应和销量都很大,供需状况比较均衡。虽然洪山区人均收入相对于其他区域比较低,但该区域房价并不高,而且该区域客户源来自于整个武汉市乃至市外,因此成交量受到支撑。
青山区
青山区在各项指标上均比较靠前,尤其是供销比上,虽然成交量和供应量不是很大,但还是处于较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从购买力上讲,本区域潜在消费能力较强,青山区的购买力丝毫不逊于其他重点区域。由于最近几年其他区域发展势头更加强劲,青山区受到的关注度略有下降,因此本区域地价也相对便宜。2009年青山区在销售和供给量方面较少,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较大,这与该区域属于工业区有关。但随着产业发展和配套完善,区域投资潜力将逐渐得到挖掘和展现。
由于追求投资效果、自身实际情况和考虑相关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参考、借鉴以上每个区域的分析。以上定量分析结果与武汉市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但是由于投资环境的动态性以及单个项目的具体性,因此,对具体投资项目还需要做具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