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江苏省海安县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侧记
千里海岸,只取一瓢,只是这“一瓢”也实在太小了。八公里的海岸线甚至搭不起一个像样的港口园区。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财政总收入40.21亿元,增长31.8%;工业应税销售285亿元,总量和增幅均居南通第二。
危机中转型,取得如此佳绩,让多年来一直力求在发展方式上寻求改变的海安县科技局局长杨书存颇为欣慰。
而更令人惊喜的是,随着科技创新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效益不断放大,海安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值31%,在短短的五年里,增长2.5倍。
这是海安的发展经济学,“发展怎样?”和“怎样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复合命题,在科技创新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转型升级的产业集群效益
海安,电梯部件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产值逾40亿元。
申菱电器、威尔曼、海迅特雷卡、米兰特、兴华、中尧等一批知名电梯企业的崛起,在电子电器开关、楼层显示控制系统、自动开门机、超高效节能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智能化直线电机驱动门机、曳引机等许多微观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有龙头,有技术,有制造电梯所需的所有零部件,却造不出一台完整的整机。海安电梯产业的昨天,曾经有些尴尬。
面对残缺的产业链空缺,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科技局快速行动,引进爱登堡、斯特朗、三洋等电梯整机项目,补齐产业链,变“特色”为“优势”,站在产业链的“上空”,海安电梯产业的创新走向,一下豁然开朗。
引导电梯设备制造产业向整机化产业化、控制系统智能化、电机设备节能化发展,加快关键零部件和功能组件的技术创新,实现国产化,本土化,整合后的海安电梯产业,俨然平生了几分豪气。
申菱电器与俄罗斯伊尔库斯国立科技大学合作的“高效节能航空用微电机”项目入选2008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威尔曼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的“电梯控制系统及电机工程技术中心”获得江苏省科技厅认定,研发的“电荷转移式触摸感应节能操作器”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兴华胶带集团的“无卤无磷阻燃PCB基材、电梯用立柱式消震缓冲装置”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自主研发的“WFGX”裹纤耐磨耐低温平衡补偿链更是获得国家专利,填补国内外空白。
在现有的39家企业中,亿元企业就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2013年,有望实现销售120亿,有了研发上的集群优势,海安人说的很有信心。
据介绍,随着2009年,建材机械装备产业再度获得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认定,海安县已经逐步形成了数字锻压机械装备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节能电力装备产业、高技术船舶配套产业、电子电器产业等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年销售额近20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值近1/3。
打造千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杨书存看来,科技含量十足装备制造产业已经成为海安县转型升级重要典型,学会怎样发展,远比枯燥的GDP数据,更显得弥足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