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贵和街26号,盛世华庭小区。
寒冷的天气未能冻结居民脸上的祥和,“还是政府机关办实事呀,电梯畅通了,我再也不愁下不来楼了。”家住12楼的严大爷满脸欣慰地告诉记者。今年3月启动的综合治理办法推出以来,小区电梯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据了解,盛世华庭小区2003年投入使用的10部在用电梯超期未检,两年来,时常出现困人、关不上门等故障,存在较大的事故隐患,居民反映强烈。在沈阳市铁西区,类似的小区不下50个,“存险电梯”多达几百部。对于刚刚完成旧城区大面积迁、改、建的铁西区而言,“存险电梯”的情况非常复杂:其中既包含历史遗留问题,又有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这为治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住宅电梯出了故障,举报的渠道并不在少数,比如可以直接找物业公司或维保公司,但老百姓似乎特别青睐质监系统,大多数投诉电话都在第一时间打到铁西分局特种设备科。“投诉暴露了问题,说明现阶段我们确实有做的不完善的地方。”分局局长黄志勇说:“每一个投诉电话,其背后都是老百姓对质监局的信任,我们要对得起它。”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铁西分局对于电梯投诉做到了100%回访。“存险电梯”情况非常复杂,住宅电梯涉及百姓日常生活和出行,难以采取封停等强制措施,治理手段受限。为解决一个小区的电梯问题,往返跑个五六趟,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晋斯华庭小区的5部电梯多年未检,无维保单位,电梯查封不得,停不得,监察人员只好三天两头去该小区巡查,将居民的安全时刻系在心上。
回访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收集信息、周密调研的过程。经排查分析,铁西分局得出结论,“存险电梯”的成因主要有四:一是弃管小区电梯管理缺位;二是老旧小区电梯年久失修;三是个别小区物业费收取率低,资金无法保障;四是个别小区物业公司为省钱不愿支付费用。
这些问题单靠质监一个部门无论如何都难以解决。铁西分局坚持走“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的路子,分批次将“存险电梯”调研情况上报区政府,并对弃管小区电梯治理提交建设性解决方案。
“存险电梯”问题引起了区政府的重视,区政府责成区安监局牵头,协调房产、质监、街道、社区等多部门,搭建综合治理平台。在具体做法上,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对物业公司不愿支付费用的小区,采取查账手段,督促物业公司支付电梯费用;对电梯需要大修或物业收费率过低的小区,召集业主委员会开会启动公共维修资金;对无责任主体的弃管小区,帮助其尽快签约物业公司和电梯维保公司,在物业公司进驻前,先成立业主委员会,以加强电梯的运行维护管理,资金确实困难的,由政府埋单进行检修。
民强小区就是一例,该小区被弃管多年,无物业公司、无责任主体,5部电梯长年未检,隐患严重。监察人员多次与区政府、街道、社区取得联系,反馈安全隐患信息,取得了区政府大力支持,在监察人员的敦促下,政府出资为该小区电梯进行了维修和检验。据了解,仅2009年一年,区政府在辖区内电梯检修方面的支出高达3000万元。
今年3月,在分局的积极推动下,区政府正式出台了《铁西区物业服务履约金缴存及返还管理办法》和《铁西区物业小区过渡期高层住宅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办法》,至此,老旧小区的71部弃管电梯找到了“娘”家,纳入到了政府、(社区)物业公司及监管部门监察及管理之中。
目前,对弃管电梯“监督举报-查处治理-维保检验-反馈问效”一条动态监管体系已经形成。近几个月,电梯安全隐患举报案件已明显下降。一年来,铁西分局共治理19个住宅小区的“存险电梯”236部,极大地改善了辖区居住安全环境。此成功做法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居民的广泛赞誉。
当问及解决“存险电梯”的“秘诀”所在时,该分局副局长杨长治为记者介绍了颇具特色的“四到”工作法:一是“走到”,即是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在责任区内做到彻底排查、不留死角;二是“看到”,要求监察人员不能只检查设备主体,更要多看安全辅件、多看档案资料;三是“找到”,即强调以找准问题、找出成因为中心任务;四是“办到”,指的是能够按条例整改的尽快办到,重大事项或需要多部门联动的重要项目则要及时上报,争取政府的支持。
争取当地政府与其他部门支持,已成为质监部门切实负起责任、下决心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方式。然而,此次成功解决“存险电梯”问题,其关键在于分局在前期调研中扎实地落实“四到”。“服务以民为本、重在身体力行”已成为铁西分局上下共同秉承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