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招商引资,是地方发展经济的强力引擎。然而,招什么商,引什么资,却考量着各地的智慧。
在日前举行的2010年海安金秋经济贸易洽谈会上,107个签约项目有一半以上被海安开发区收入囊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项目是到开发区做产业“配角”的。
“拼政策、拼资源,我们比不过别人,惟有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根本出路。”海安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宗泉介绍说,海安开发区在全省108个省级开发区中,综合排名从第18名前移到第15名,业务总收入、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在南通名列第二,靠的是抓好招商选资关。
电梯设备制造业是海安开发区的传统产业,无论规模还是市场份额、科技实力,在国内都有一定地位和影响,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家电梯整机生产厂。于是,围绕电梯配套开展定向招商成为主攻方向。生产电梯整机的宁波斯特郎、上海爱登堡来了,不仅把电梯整机生产线迁到海安,还纷纷把公司总部搬到海安开发区。由此,不仅拉长了当地电梯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链,而且促进了电梯设备制造业向整机产业化、控制系统智能化、电机节能化发展,推动了产业提档升级。统计显示,在现有39家电梯零部件企业中,亿元企业由空白猛增到8家,跻身高新技术企业行列的达到9家。
“开发区的环境容量有限,不是萝卜青菜什么都要。”开发区常务副主任王荣贵说,投资项目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是海安开发区招商的一条重要标准。利用当地锻压机械发达的优势,海安开发区先后招来了无锡轻合金、常熟通润,使汽车零部件产业蓬勃兴起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更是令人惊叹,香港卡姆丹克、北京恒基伟业、香港浚鑫等投资动辄上亿美元的大项目的落户,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目前海安开发区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占到全部工业的36%,成为沿海省级开发区中占比最高的一个。
“你不答应转型,我就不欢迎你落地”,已成为当下海安开发区招商坚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海安开发区装备制造业、电子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电梯部件产业等跻身全国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到南通市的三分之一,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技术平台遥居南通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