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目前大连在用2万部电梯,其中使用期超过20年的老旧电梯占了1/10,由于国家没有出台有关电梯使用年限及强制报废的相关规定,再加上动辄几十万的电梯更换费用又无人承担,导致这些“老龄”电梯仍在服役之中。
居民 被困电梯半小时差点虚脱
市民王女士家住沙河口区科学家公寓4号楼,每天都需要乘坐楼内的两部电梯上下楼,由于长期处于运行状态,电梯时常发生停运等事故,让住户们闹心不已。
王女士说,老公就曾遭遇过电梯故障,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自己至今心有余悸,“去年8月份,当时是夏天,天气还比较热,我老公被困在这部电梯里长达半个多小时,出来时几乎虚脱。”而住在3号楼1楼的李女士则告诉记者,两个月前,自己楼内的两部电梯曾经同时因为发生故障停止运行,居民只能爬楼回家。
物业 收取乘梯费不抵电费的1/3
据了解,该小区建于1995年,目前小区内共有8部电梯,电梯设备已处于“老龄化”状态,随时都会有停梯、停运的现象出现。对于住户反映的电梯问题,物业公司也颇为无奈。
新型物业公司科学家公寓管理中心周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小区的电梯收费标准是每人每年48元钱,小区共768户,一年收取电梯乘梯费近4万元,而小区8部电梯每年仅电费一项就花费高达14万元,也就是说每年物业收取乘梯费不抵电费的三分之一,而小区电梯每年维护费在五六万元钱,“这还是正常情况,不算一些特殊事件,去年小区内一部电梯遭到雷击,花费维修费4万元;而1号楼两部电梯更新电路板等零部件,花费11万元等等,这些费用全部都由公司垫付。”周经理表示,尽管物业公司也曾经采取刷卡乘梯的做法减少电梯的使用率,但收效甚微。
·代表对答:既然政府在土地出让和市政投入中获得了利益,那么后续的电梯更换维修费用应该由财政拿出部分资金。
·群众呼声:电梯老化,随时都会有停梯、停运的现象出现,乘梯时一点安全感也没有,可物业说“没钱,解决不了”,政府能不能管管啊?
筹钱,政府应该掏腰包
昨日,人大代表赵金旭告诉记者,他很关注新商报报道的电梯“老龄”问题,这次就提交了一个建议,要给全市的老旧电梯“找医生”。
赵金旭表示,目前高层住宅电梯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维修更换的费用谁承担;同一楼内不同层的居民电梯的使用频率不一样,费用该怎么确定;由谁来确认电梯是否进入报废年限,谁来监督强制执行等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分析
“在今天的中国,大中城市高层住宅几乎是普通市民的唯一选择,住宅电梯的未来是普通市民的一块心病,也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收取的维修基金在实际维修中已经捉襟见肘。房屋的使用寿命按70年计算,一生中要更换3部电梯。这对于多数的普通百姓是难以面对的现实。”
“电梯是技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复合设备,不是说电梯有问题就必须整体的报废,它也可以通过部分系统的更换改造来解决,处理得当同样可以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又可节约资金。这就需要具体部门能担负起责任,切实管理好住宅电梯。”
建议
“既然首部电梯由百姓出钱购买了,而电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公共的垂直交通设施,政府在土地出让和市政投入中获得了利益,那么后续的电梯更换可由财政拿出部分资金,解决这个现实的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