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随着武汉市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小高层越来越多,电梯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但是上世纪八九年代的老旧小区几乎都没有安装电梯,这让居住在6楼以上的老年人出门很不便。
[场上集体提案]
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处长焦传林介绍,提案《关于尽快启动我市旧楼加装电梯的建议》是以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集体的名义提出的。
该提案称,截至去年底,武汉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121.9万人,除2.6万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外,剩余大部分都采取居家养老方式。而这些老人很多都居住在陈旧的小区内,有的老人住在七八层楼上,因为没有电梯,上下楼极为痛苦,有的老年人去趟医院都要“兴师动众”。
据初步调查,全市有需求加装电梯的旧楼栋数量不会低于3万栋,建议该市尽快启动此项工作。
[场下记者调查]
72岁的婆婆 3天下楼一次
硚口区汉正街石码社区3号楼是还建楼,8层高,1998年交房,没有安装电梯。该楼大都住的是50岁以上的人,而对于6层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上下楼很不方便。
72岁的李群英婆婆住在7楼,由于两老身体不好,平时三天才下楼一次,进行必要的采购。
李婆婆称,每上一次楼都需要20分钟,要歇三四次,“有个电梯就好了”。
石码社区居委会书记李慧珍称,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加装电梯,但没有回应。
记者随后走访了汉口沿河小区、东西湖吴南小区等多个老小区,发现不少居民都有为老楼加装电梯的想法。
自费安装电梯尝试
据了解,武汉老小区中居民自掏腰包安装的第一部电梯,坐落在汉口高雄路周家墩12号小区一栋8层的楼房。该小区1995年建成,并且预留了电梯井,但是10多年来由于没有物业,电梯井已被多家住户装修成自家厨房。
2010年10月,居民周春梅等人动员了22户房主集资16.6万元安装了电梯。
该8层楼每层6户,除去空置的房屋外,共42户,其中22户已经参与电梯建设。电梯建设采取“谁出钱谁受益”的方式,集资的居民都有一张感应卡,进电梯前需刷卡才能启动电梯。集资按照梯形价收取各户费用,其中2楼2000元、3楼3000元、4楼5000元,从5楼7000元往上依次递增至8楼1万元。其中,买电梯花了13.9万元,安装等费用花去2.1万元,余下的6000元将作为电梯修护基金。
[有关部门回应]
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处长焦传林介绍,提案的建议是:旧楼加装电梯最主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上海市在这方面有较成熟的做法。上海市是利用“三三制”解决资金难问题,政府出一部分,住户出一部分,再加上旧楼改造出售费用。
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建筑规划处张处长称,报建电梯涉及审查建筑间距、消防间距、采光、通风等方面是否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如没有法人资格的开发单位对接,很多程序不好处理。老小区建电梯比较麻烦,尤其住宅产权早已多元化,很多开放式小区连物业公司都没有,开发单位更是无从寻起。
市房产局物业管理处李处长称,这个建议很好,但是旧楼加装电梯,目前本地政府部门尚无对应政策出台,而且建设电梯资金及后续的养护费用,开销较大,单靠居民方承担困难较大。
市政协委员、市质监局局长樊启祥称,市旧楼加装电梯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单靠哪一个部门完全不行,需要政府出面,涉及规划、房产等相关部门。当然,我市城市老年化越来越严重,确实要考虑老年人上楼的问题,更主要考虑安装电梯的安全、设计等问题。作为电梯主管部门,他们将确保电梯的质量和安全问题。